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自主课堂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杜善霞
[导读]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
        杜善霞
        济阳县实验小学   山东 济南  251400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教师则要做好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自主课堂,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自主探究助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   多媒体教学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主文课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既要给学生努力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思考,又要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多媒体教学恰恰为自主课堂提供了便利,注入了生机,拓宽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的放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对多媒体教学在自主课堂中的运用浅谈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了学生的欲望”。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的老师”。可见,能否激发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对于教师的的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解决这个问题很好的方法便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科学家在研究感官与学习、感官与记忆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学习效果最佳,对记忆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相同的结论。[1]正是因为多媒体拥有小学生所喜欢的显而乐见的图文资料,生动、有趣的动画,以及形象的声音,使得多媒体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功不可没,更能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观看了电影《李大钊》片段,让学生对李大钊事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介绍本课就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对父亲的回忆,想知道作者都回忆了李大钊同志哪些方面的内容吗?由于同学们都沉浸在对李大钊同志的敬佩之中,所以对课文内容十分好奇,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自主探究,学生自然愿意参与到学习中,从画面到文字,也使得学生对李大钊这种革命大无畏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提高效率,为自主探究注入活力
        对于课文的难点,往往也是教学的重点。采取什么措施来教,会有不同的效果,尤其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如果不能采取有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会走“弯路”,甚至“迷路”。如何做到适当的点拔呢?既不能给学生灌输的太多,又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其漫无目的的探究,在学生迷惑时,适时、适当的点拨,则会为学生探明方向,使其“拨开云雾见太阳”。而多媒体这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技术,可以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还能够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使学生的探究更顺利。

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同威尼斯小城的关系,并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写作的表达方法。对于小艇这种学生不熟悉的事物,只凭文字理解它的特点就比较抽象,所以教学时,我先让小组讨论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然后又通过多媒体出示里威尼斯小艇的图片,使对小艇的特点一目了然,与此同时,学生也学习了作者运用比喻来写清楚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然后学生们很容易在小组内口述小艇的特点了。在此基础上,我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了威尼斯这个城市的小短片,让学生了解在威尼斯这个“水城”小艇作为交通工具的普遍性和必要性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多媒体作为课堂的辅助工具,不仅使得学生的探究更流畅,也使老师对重难点的讲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画面的展示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自然能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探究。
        三、丰富知识,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对于教材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学往往以讲代教,甚至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样一来,学生变“懒”,老师也变“累”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自然不会提高。对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大的难以理解的课文内容,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再现当时的场景,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就会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信息容量。全国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语文是一门最具创造性的学科。”[2]运用多媒体课件对课文资料进行展示,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学生便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进而发掘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如何让今天中国的小孩子体会到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介绍作者安徒生和当时沙俄的黑暗统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课前,我搜集了大量安徒生的资料,让学生观看了反映当时沙俄统治下贫苦人民的图片,让学生展开探究。学生通过讨论,不但理解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还想象出了小女孩当时可能受到的其它虐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作者所表达出的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四、正确运用,为自主探究助力
        多媒体在自主课堂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也不能盲目运用,是自主课堂成为影视课堂。所以在自主课堂中,应该把握好多媒体使用的技巧,使之用在刀刃上,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关注文本的阅读,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3]学生要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自主学习,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这样反而垄断了学生的思维。所以多媒体只能是一种教学手段,我们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的同时要依然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和特点,让它真正为我们的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注: [1]谢象贤  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3]张立新  多媒体应用于语文课堂所引发的教学变革.语文学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