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兰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平远中学 514600
【摘要】:现阶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正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具体方案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案”为载体,同时以高中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水平作为主要目标,以一节自主课和一节展示课作为一节完整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完善的教学活动。“学案”的实质就是教师引导高中生了解教学内容,是衔接教与学的途径,也是辅助学生提升知识能力,及自主学习的主要桥梁。学案导学式教学能够将教学的关键点,从研究教学的方法向研究学生学习方法方面转变,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本论文旨在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以学案导学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基本点,对英语阅读课导学案的设计、对学生自主课的学习策略、展示课的展示策略、教师的点拨和总结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我们在教学上已经取得的经验,借助这一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开拓新的教学教研思路,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
【关键词】:“139”学案导学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学习策略 展示策略
第一章 导学案引领下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
一、学习目标
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阅读课,学习目标从四个维度展开,学案展示如下:

以导学案为载体,进行完善的教学活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导学案是根本所在,教师需要按照教学目的,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编写出应用型极高的导学案,自主课时教师要首先将学案交给学生,学生能明晰此堂课的难点与重点。在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以后,教师需要按照自主学习的整体状况调整导学案,并根据自主课时老师的巡查发现学生对学案的完成情况 、讨论情况、学生讨论后各合作小组所写下的问题卡,以及自主课结束后按小组把学案收上来,老师批阅之后,在第二天展示课前把要展示的任务(可以大胆取舍,简单的可以不展示,重点是探究题)随机安排给学生,并公布在黑板上,学生利用课间十分钟时间按展示顺序把展示内容和解题思路或技巧同时板书在黑板上,运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较为正确的掌握学生的实际学情。例如:poems 这一课,可以设置几个问题:
1、 用If I had studied harder,I would have done…/If I had one million pound, I would do…句型写首清单诗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convey the woman’s feelings? Why?
A. loneliness B. joy C. love D. trust E. anger F. hate G. sorrow
通过重点与难点的提出,可以让高中生在进行英语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将问题的关键点作为探究讨论的重点。运用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任务就会逐渐的重点化与清晰化,会让课堂展现出高效与轻松的氛围。
二、以导学案为中心,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式的形势下,学案具体是由教师根据学情进行细致地编写,学生按照完善的学案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学案作为关键,并要让学生开展自主意义下的学习,同时按照学案内容中的具体要求,填写自主学习学案的过程。利用导学案能够将学生的学情充分的反映出来,可以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学案设计如下: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下午或晚上50分钟的自主课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清楚地知道本节课该达到的目标,从而有目的地学习。 自主学习部分题目的设计包括本课的重点单词、重点短语、或是一些背景知识的链接。它的难易程度是最低的,在文中可以直接找到。所以在展示课时可以不展示,但是有时我们在展示课上可用单词短语竞答或朗读的学习策略来巩固自主课时所学的重点单词和短语,为本课的探究学习作铺垫。
三、合作探究学习
(一)以简单速读为导向,增进学生阅读印象(skimming策略)

学生无论学习哪一篇英语课文,都需要速读文章,运用这样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速读的成效。有必要设计稍微简单一些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将问题作为主体,进行针对性的自主阅读,同时要在阅读之后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充分的完成。例如:Poems这一课,速读问题可以设计为:
1.What’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Some simple forms of _______________.
2.How many kinds of poems does the text mention? What are they?
这两个问题是相对简单的,高中生往往对文章阅读几遍以后,就可以快速地进行解答。由此可见,这样的速读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展示时,两人(男女搭配),一问一答,脱稿进行情景演示(眼神互动),期间还要和未展示的学生进行语言互动,Do you agree with my answer?/Do you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二)以深层阅读为基础,激励学生探究阅读(scanning策略)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针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认为学生必须要在对全文通读的条件下,进行语篇内容的整理概括,以此来提升高中生在英语运用、感悟、学习、理解以及阅读的能力。根据教学的实践能够显示出,学案导学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单可以提升较为良好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所阅读的内容,发散理解思维,从而提升其深刻性与全面性。
对于如上梳理得整齐又有条理的简单的填空题,在自主学习时运用scanning (扫描式先读题目,带着问题中的关键词对文章进行扫描式阅读,迅速获取细节信息,与题目无关的信息可以跳过,讨论课时快速check一下答案,就可以,无需讨论。展示课时,随机抽取小组每组读一首,G1,G3,G5,G7,G8由展示的B学生书写在黑板上。
学生在进行速读以后,在一般情况下会对文章的大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此时,教师需要激励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让学生们关注英语课文当中所出现的主要事件、人物、地点,同时要让学生们分析课文的总体构架,针对英语课文中的相关生词或者句子的意思也要深入分析。基于此,各个高中生都需要按照导学案开展自主阅读流程,同时要正确地回答出学案中所提出的相关问题,针对较为困难的问题完全可以暂且略过,以此作为重点,重新阅读文章,再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课教师的指导必然能够解答出较为困难的问题。这几个步骤的自主学习,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练习和讨论。至此,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和细节都有了清晰的概念。
接下来是分段阅读,即对每一首诗歌进行细致的学习和分析。学案设计如下:
本环节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学生在独立完成学习内容后,在学习小组中互换意见,通过讨论,借助同学间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对于比较有争议性的题目,也就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如(poem C的第4题,poem H的第2题),笔者在关键之处,如文章的推理判断之处在学生自主课的讨论时间和展示课时,作适当的点拨,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这种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传授学习策略是最有效的。
教师点拨:到目前为止,阅读课的新课学习已经基本完成,笔者在此对本课的阅读重点作了回顾和归纳,提醒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不同目的的阅读训练:一篇文章的理解既需要对框架结构和主旨大意等大方面的整体理解,也需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解。理解主旨大意时用skimming的策略;寻找细节信息时用scanning 的方法。展示时, PoemH:2要选2组PK展示,上课前写在黑板上,由于是分析诗歌人物的心情,是开放性的,所以,学生安排一组进行点评补充,老师也在句式与内容上进行点评,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
(三)巩固运用
作为巩固部分,笔者设计了根据文章内容而改写的语法填空,让学生在巩固文章内容的同时提升篇章语法填空的能力。作为运用部分,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几个不同深度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发言,既能提升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体现情感和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学案设计如下:
(四)创新与尝试
这是本课的创新和尝试环节,让学生根据对诗歌的学习所得,并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提供进一步的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和进一步提升英语运用能力。学案设计如下:

这个探究题分三层设计,满足了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求,成功地把本节课的所学过渡到所用,循序渐进,学以致用,同时还复习了本单元的语法重点,虚拟语气。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导学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 导学性、层次性、探究性、创新性、开放性和民主性的特点,使学生学习有路、有劲、有法。
(五)教师结课艺术,欣赏歌曲

把歌词中含有押韵词的部分挖空,利用电脑播放,让学生聆听歌曲填写。由于歌词连续部分较多,部分学生在听完第一次之后,可能还没有完全把空缺部分填出来,需要再听一次。这时,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告诉他们再次注意一下空缺部分填出来,而学生听完第二遍以后,先让他们互相检查、校对所填内容,再请一位同学把填写的内容说出来,最后共同验证所获取信息的准确性。然后,老师会提出问题请学生们尽快把含有虚拟语气的句子和倒装句找出来,进行抢答,计分,最终加起来,选出优秀展示个人和小组。以学法指导为中心;名言、名曲与著名诗歌的学习让学生深化思想,提升灵魂。
(六)课外阅读材料补充

课外阅读部分巩固本课所学阅读策略,能延伸训练写作能力,本环节是本课的重要延伸部分,起着不可缺少的画龙点睛作用。
(七)学习报告和评价总结
课后,各小组各同学要进行课堂反馈。让每一名学生梳理自己在“展示”中的所得,对自己在“展示”前没理解的、没想到的、没掌握的进行查缺补漏,对自己理解有偏差的、做错的进行反思,分课时、分点整理,把重点内容再梳理一遍,然后交由老师检查。老师会把一些学生整理的比较精美的报告复印给班上供大家欣赏并鞭策其他学生要求自己要做的更好!通过自我小结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这是自主学习的最后环节。
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即部分“内向、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同学”缺乏信心或懒于展示,这点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定要努力“因材施逼”,不放弃,不抛弃,不遗弃。同伴间的相互评价,和课堂评价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们相互提出问题,相互竞争学习。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落实情况,尽力达到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略,鼓励较弱学生在某一问题上主动向优等生学习。
第二章 本实验研究结论
一、本实验取得的实效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学定教、为教而学,而不是以案定教、以教定教。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去收集、去发现、去探究、去学习、去感悟,在学案的引领下去展示、去质疑、去合作,尽情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没有了枯燥的说教,课堂真正成为了师生共享的乐园。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改革,“学”与“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始终交替推进,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实现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使教学从传统的老师重“教”转变为学生重“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突破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型英语教学模式,改善学生英语学习生态,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愉悦的课堂氛围,构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价值取向的英语“学与教”的模式,为全面提升中学英语教学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实践证明,学案导学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可以协助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学案为载体,以自主阅读模式为指导,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达到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同时也改变了以往传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低效局面,顺利实现课堂教学重点从“教法”向“学法”的转变,同时在学案的导学和引领下,在自主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学法指导渗透在各个环节对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教学实践,笔者所任教的班级的阅读理解水平有了不断的提升。
二、思考与建议
然而,在使用与设计学案的阶段,有必要汲取学生的意见,相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要提供相适应的学案导学模式,从而加强该教学模式的适应性。由此可见,教学虽拥有一定的方法,可是其方法并不是单一模式的,有必要深入的分析,将学案导学式教学的庞大潜力挖掘出来,力求将该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育改革相辅相成,继而大范围的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方.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选修6第二单元阅读课为例[J].海外英语,2013,12(09):123-126.
[2]陈滨花.以“导”引读 用“案”探究——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之探究[J].中学生英语,2013,11(08):146-156.
[3]朱翠萍.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0(07):152-159.
[4]黎薇.“学案导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Module3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d阅读学案为例[J].考试周刊,2013,15(06):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