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人工智能授课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江永全
[导读] 人工智能课程是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它主要是基于计算机对人脑从事的思维活动展开研究,涉及很多门学科,能够为专业人士解决问题提供指导与支持。所以,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推动人工智能的教育,对现代教育视野也有重大意义。基于此,以下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人工智能授课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江永全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高级中学  537307
【摘要】人工智能课程是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它主要是基于计算机对人脑从事的思维活动展开研究,涉及很多门学科,能够为专业人士解决问题提供指导与支持。所以,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推动人工智能的教育,对现代教育视野也有重大意义。基于此,以下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人工智能授课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人工智能授课;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36-01

        引言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顺应时代潮流,应用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有效培育专业性人才。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人工智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完善,提升高中人工智能教学水平,以此作为借鉴,可实现人工智能教学方法的推广。
        一、通过案例辨析正确理解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落实人工智能倫理教育教学中可结合现实案例,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形成对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的科学认知。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是不是万能的?""人工智能能做什么?""人工智能不能做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目前只能在某些特定领域的特定事务上可以替代甚至超越人类,但尚无法全面超越人类智能。随着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渗透的逐步加深,人类应关注如何确保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更安全、更稳定,同时积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人工智能不会破坏人类社会的公共秩序。现代社会既需要培养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端人才,助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普及,也需要开展面向全社会的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保证人、人工智能和社会的和谐。人工智能列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1"数据与计算",能使学生在认识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信息素养,并健康地融入人工智能的社会生态。
        二、使用情境教学法进行人工智能教学
        在合理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情境设计可以大大降低在校学生的学习工作难度,并可以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其中,并积极主动地学习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充分运用教学生活环境中的一切事物,以此来确保课堂情境教学建设的客观真实性,使全体学生彻底消除学习过程中的陌生感和疏离感。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学校人工智能教学。教师应通过信息资源管理、整合,合理充分运用教育网络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为广大学生学习创造丰富的知识教学实践环境,增强广大学生的综合认知实践经验。


将本课文字与各种图片,音频和其他视频活动结合使用起来,以利于增强学生教学内外环境的学习兴趣,并充分激发全体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
        三、加强问题和项目引导
        合理的问题引导,能够实现对信息技术课堂的细化处理,促进教学目标的有序实现。在人工智能教学当中,教师不能够仅仅停留于理论知识的灌输中,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当中增强信息化素养。通过问题引出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够在兴趣带动下高效学习。鼓励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摆脱对教材内容的依赖,促进其创造力的提升。比如在"人机博弈"相关内容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博弈算法融入到博弈游戏当中,帮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当中学会抽象复杂的知识。此外,教师还应该以问题为核心实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开展教学,将课堂内容落实在具体项目当中,促进教学实际效果的增强。教师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角色,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的实施当中。
        四、结合教材,有效开展
        由于人工智能这门课程的特殊性,目前没有教材对高中人工智能课程提供参考,而且在人工智能教学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师资和教学经验,所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的时候,就要注重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由于缺乏实践性的题目和活动案例,教师可以从大学人工智能的教材中改编而来,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一定满足高中生的教学,因为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教学特点不一样,教师在应用大学教材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合适的案例和活动,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才能起到一定的帮助。而且传统的教材和教学理念不能应用于新的人工智能的课程中,教师需要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在新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进行尝试和改进,更好地贯彻人工智能课程的指导思想。有了新的教材,还需要有新的教学理念与之结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人工智能这门新课程上有所收获。还要关注的问题就是教材怎样与其他人工智能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因为在一些省份,部分公司、学校早就开展了与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活动,从小就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爱好,在面对人工智能课程时,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样对今后的发展也有帮助。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对于教育事业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深入,充分的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于教育事业带来的影响,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完善,旨在提升人工智能教学水平,尤其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达到培养信息技术专业水平较高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小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人工智能教学[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20(08):147-148.
[2]陈丽娜.解析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人工智能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1):126.
[3]於亚军.核心素养下人工智能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高考, 2019(13):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