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航
四川省 德阳中学高中部 618000
摘要:新课标的出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前提下,怎样实现教学有效优化,成为了广大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达成教学有效优化的目的,在教学工作之余,教师应当及时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面去改善课堂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转变教学思路。因此,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教学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优化;教学策略
在高考中,语文的份数占比非常大,由此可见,语文成绩与学生即将面临的升学问题息息相关,并且与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非常密切的练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有核心地位。但是在现实情况当中,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式,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优化。
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一成不变
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为学生传递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使得枯燥、乏味、死板成为了语文课堂的关键词。大多数教学内容只是停留在考试的考察范围当中,并没有及时的为学生进行适当的延展,虽然使学生的学习成绩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也能够帮助学生有小的提升,但总体来看,教学成果并不尽如人意。由于语文教学工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变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下降,在此期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也被不断的消耗。
(二)教学手段同质化
在以往的很长时段时间中,教师习惯性的采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同质化。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的教学设备设施逐步普及到了高中的教学过程中,而大多数教师却并没有意识到新的教学设备设施能够为教学工作带来积极影响,从而并没有有效的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教学模式依然停留在“唾沫加黑板”的阶段,导致课堂教学气氛不佳,“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屡见不鲜,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直接的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全面
在目前的教学环境当中,教学评价体系普遍存在滞后性,与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产生了一对矛盾。在教学的过程中,评价内容与评价的过程较为闭塞,不具备开放性,同时评价的方法也比较单一,不能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实质性的推进作用,只重视表面功夫,不能为教学教育实践提供有意义的评价与指导,使得教学工作的效率以及教学工作的时效性不断下降。传统的评价体系标准往往立足于客观的功能性,过于重视绩效与结果。同时,在评价的方式上,更加倾向与“他评”,缺少学生的“自评”。
二、高中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需要在开始教学之前深入的挖掘教材,从而准确的定位到本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进一步做好开展教学活动的准备工作。不仅如此,也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工作当中备好学生,不但要充分的利用工具书、教辅书、互联网等工具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制定出一个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在备课工作中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具体血清,从而便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优化,进一步加强新知与旧识之间的关联性。另外,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以应对课堂当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能够按照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进一步确定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按照学生学习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组,从而形成一带多,多带一的局面,方便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里适当的添加人文内容。如,在为学生讲解《离骚》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疏通文意,强化学生对文言文语法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赏析这篇千古名作之后,更要为学生添加一定的人文内容,让作者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层次、审美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的价值。
再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荆轲刺秦王》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由张艺谋指导的电影《英雄》,从中截取相应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认识到秦军为何强大,以及主人公“无名”为了天下苍生而牺牲自我的精神。同时,在播放过后,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述“荆轲刺秦”的历史事实,并让学生明白历史与经过艺术化处理的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别,从而培养起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优化教学方法
为了开展有效性更高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的调整课堂上运用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当中,教师受到了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应试教育思想以及个人教学习惯的三重影响,习惯性的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输出,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学生语文成绩的效果,但总体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不能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题作用,也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不断下降。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为了更好的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始终坚持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守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丰富语文课堂的色彩。
例如,教师在执教《再别康桥》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与课文氛围相匹配的音乐,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语文课堂当中。此后,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课的教学要点,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展开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在集思广益的环境中畅所欲言,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另外,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记忆,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次“朗诵大赛”,让学生自己选择音乐,在课堂上朗诵《再别康桥》,由教师进行点评,这样一来,通过这样带有强烈趣味性的活动,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三)优化教学评价
随着新课改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倡导教师要重视开展动态化的教学评价。从一段较长的时间中来看,在面对学生的外部发展时,教师应当更多的给予学生宽容和理解,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而不是单纯的,一味的重视学生在当前阶段的学习成绩。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推动教学工作的逐步优化,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主动的进行创新,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必不可少。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建立起教师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更能够客观的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态度与综合素养。因此,教学评价不能单纯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当更加综合,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课后的努力程度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水平等纳入考虑的范围内。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只有教师付出心血,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抱着终身学习观念,去吸纳新鲜事物,才能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助力学生发展,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嘉念.浅析如何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中外企业家,2018(35):213.
[2]张孟莉.刍议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模式教学[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0):138-139.
[3]孔杏格.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核心素养——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0):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