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姜红
[导读] 初中阶段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
        姜红
        松滋市八宝初级中学  湖北省荆州市 434203
        摘要:初中阶段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初中生智力水平提升,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吸收知识能力变强。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读书写字无不在学习语文知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学生共情能力弱,把语文学科当成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专业内容,学习较为困难。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新课标新信息背景下,初中语文如何开拓多元化教学途径来改变此现状,把初中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模式等有效整合,是初中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大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究
        随着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体的信息化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走入初中课堂。多媒体以其交互性、多维性、集成性的特点为语文教学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将文字、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认知方式结合起来,变革了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把枯燥无味的语文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此外翻转课堂、分组教学的方式创新,通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信息资源整合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构建多元化初中高效语文课堂,在理想状态下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教师作为教授者处于主导地位,用口述和书写等单一的方式输出知识,这样的方式对于刚脱离小学阶段,初步接受更深层次知识的中学生来说,是枯燥无趣的,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造成课堂教学低效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迫于教学任务和学年目标的压力,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书本之外的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技能拓展,不顾学生承受能力和吸收程度,单方面“灌输式教学”。学生看似学习到了全面的知识,但其实真正接受内化的内容少之又少,学生思维闭塞,不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二是尽管教师有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因缺乏辅以科技支持的教学设计而力不从心。没有构建系统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案,无法充分发挥作为教师的指引作用。三是学生在教与学这种双向过程中,过于依赖于教师“教”,而不能主动“学”。大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形成了依附关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方法初探
(一)利用多媒体多元视角,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已经走入中学课堂的现阶段,较之前单一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但由于多媒体教学对场地、设备等要求较高,再加上教师间教学习惯的不同,多媒体的作用并没有被充分发挥。

多媒体教学比起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只是用黑板展示还是用荧幕展示的区别,因有强大的信息资源库支持,多媒体将课堂教学和生活教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天净沙·秋思》的学习为例,教师利用短片或者背景音乐为学生进入文章情境创设条件,在视频和音频的促进中帮助学生感受作者情感。这样一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课堂效率自然提升。再如在学习小石潭记时,利用多媒体插入图片或者视频,将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抽象画面具象化地表现出来,这样一种具象化简单化的表现方式是传统的黑板教学所不能展示的,可以使学生时刻保持专注力;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ppt课件的延迟性,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后再展示答案,转“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最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利用“思维导图”软件,构建逻辑性递进性的知识体系。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翻转创新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模式把学习过程由课堂移转至课前完成,教师提前录制好教学视频上传至网络,学生通过资源库可以随时下载、观看。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和共享网络资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古诗的学习中,事前准备好要学习的篇章,预先列出需要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以从文字中直接看出,有的则需要自己思考。以杜甫的《春夜喜雨》为例,“春雨是什么时候落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哪些字句是来形容春雨?春雨好在何处?”“还有哪些描述季节的诗词?”这些问题使学生逐字逐句阅读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外,联想与所学诗篇表达感情或内容相近的诗词,两相对比,感悟相同点和不同点。翻转课堂中以信息共享为载体,媒体资源的充分利用,重新定义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回归了学生本体,充分发挥其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能力。透过这种全新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自主安排学习进度;理解有困难的部分可以随时暂停、重播。学生不再局限于课上不可重复的短短四十分钟,全天候、随时性的学习让学生更有余裕,学起来更轻松。学习能力较差或者性格较内向的学生也能从开放且自由的网络环境中找到适宜自己的节奏,学有余力才能激发学习潜能。
结束语:
        初中语文的学习,较为注重通过情境创设培养感性思维,信息科技时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只有通过多媒体的多元化特性吸引学生兴趣、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创新教学方案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构建初中语文多元化高效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多元化教学方式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崔健.试论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策略[J].才智,2020(05):6.
[2]李晓燕. 多元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N]. 山西科技报,2020-07-09(A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