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江耀芳
[导读] 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学生取得的成绩高低紧密相关,
        江耀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大桥镇丰州小学   530408

        摘要: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学生取得的成绩高低紧密相关,学习习惯的培养则是越早开始越对学生有利,小学低年级时期开始的学习习惯培养工作有效性也越明显。文章围绕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有效方法展开探究,在阐述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重要性技术上,详细介绍了科学练字,培养书写习惯;持续阅读,培养读书习惯;观察生活,培养积累习惯;坚持原创,培养写作习惯等几种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但采取怎样的方法进行学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慎重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学生需要有很好的学习基础,才能够在这一基础阶段掌握扎实的知识内容,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也能对学生的其他知识学习产生助力,从整体上改善学生的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收获积极的学习反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帮助学生进步。
        一、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重要性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生活经验的帮助,如果能够形成相对固定的学习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产生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意味着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知识的关键,是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身学习水平的重要工具,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及提升,能够使学生更加认真对待所学习的语文知识,也能够在培养学习习惯过程中感受到自身对语文知识理解程度的加深。语文知识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解水平与生活经验,但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到年龄限制,在生活经验以及理解水平方面存在不足,对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重视态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
        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正确提升语文学习水平。小学语文教材为学生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但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水平有限,即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兴趣较大,但却不一定能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加以引导,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纠正,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掌握合理有效吸收语文知识的方法,能够促使学生正确提升语文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改善语文学习效果,收获更多的学习成就感与学习自信心。
        二、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有效方法
        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科学的规划与安排,也需要与知识本身的特点相结合,这种方法下的学习习惯培养模式才能够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适应,发挥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下增强对语文各部分知识的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问题以及语文知识学习内容出发,探索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下几方面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师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
        (一)科学练字,培养书写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需要把汉字书写出来,还需要结构工整,字迹清晰。良好书写习惯来源于学生日常平时书写的积累,只有平时书写到位,才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写出结构工整,字迹清晰的字。相反,学生日常书写积累习惯不好,则会影响学生整体书写的发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通过引导学生科学有效练字,指导学生形成对字的正确概念,能够积极主动练习字的笔画与结构,从而培养其正确的书写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在一年级上册内容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为学生详细解释知识的由来与发展,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每日练习写字的数量和具体练习的内容。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需要为学生详细展示汉字的书写顺序,尤其是一些笔画对学生而言还较为复杂的字,需要教师做好示范,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对汉字的了解程度,为学生奠定基础,与合理布置的书写练习相配合,使学生在养成练字的基础上,培养自身的汉字书写习惯。
        (二)持续阅读,培养读书习惯
        语文学习重在内涵,重在积累,学生接触到的文字内容越多越丰富,那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不仅在课内学习中拥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在课外阅读中也会有更好的表现,可以看出阅读数量与阅读内容的丰富,能够对学生的读书习惯具有良好的培养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年级学生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通过内容输入,帮助学生见识到更广泛的语文知识世界,进而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老师要求的被动阅读转变为自己要求的主动阅读,顺利培养出读书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这一方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学生在低年级的学习特点相结合,为学生选择适合的书籍,吸引学生增加阅读数量与阅读范围。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读书习惯需要积极利用的书籍可以是简单的故事书与童话书或者是表现形式更加灵活的绘本,开始由教师布置阅读任务,组织学生定期交流与分享,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逐渐找到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和喜爱的书籍形式,逐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三)观察生活,培养积累习惯
        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需要注重知识的积累,这不仅与语文知识学习的内涵相符合,也与学生的整体学习进步要求相符合,学生自身积累越多,在面对陌生语文知识时,则会有更大的把握,更快的解决语文知识学习障碍。而学生的积累多少则很容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和学习效果的改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仔细观察,进而从现象出发,挖掘内在,从而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积累习惯。
        小学低年级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观察作业,选定不同的生活主题,引导学生的观察习惯,进而在观察中有所思考,将尚显稚嫩的思考结果一一记录下来,成为学生在写作创作过程中的有力工具。同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与各种科普场所,增加学生的见识,积极主动带领学生观察外界事物,并适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融入到学生的积累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坚持原创,培养写作习惯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有或多或少的障碍,但协作对学生尤其是大部分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不知道写什么,写的东西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的学生逃避问题,盲目照抄作文素材书上的内容拼凑重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导致学生的写作习惯越来越差,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坚持原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话,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起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结语
        小学阶段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引导,减少语文学习中的各种阻碍。小学语文教师从书写、读书、积累与写作四方面入手,有效帮助学生改善原有学习状况,为学生提供积极助益,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郭娜娜.小学低年级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20.
        [2]林健英.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评价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3]程超.童心童言童行  打造优质语文课堂——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J].学理论,2013(21):308-3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