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1 王世绰2
1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泰安 271209 ; 2新泰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东泰安271200
病史简介
患者女性,76岁,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多年,因咳嗽、咳痰1月,加重伴胸闷、发热5天于2015.11.03入院。入院后查心电图示***心肌梗死,急查心肌酶示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91U/L,乳酸脱氢酶496U/L,肌酸激酶496U/L,肌酸激酶同工酶 43U/L,а羟丁酸脱氢酶493U/L;D-二聚体9.79ug/L,心衰标志物BNP示3831.93pg/ml,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10.15X10^9/L,血红蛋白105g/L,血小板56X10^9/L,诊断为***心肌梗死、心衰***,立即给予拜阿司匹林0.3g 嚼服,之后一直口服拜阿司匹林0.1g qd,?***多次复查血常规显示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入院查体
体温38.2℃,脉搏10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5/60mmHg,神志清,精神差,急性病容,憋喘貌,呼吸浅快,颈部对称,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双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满布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104次/分,心音有力,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
2015.11.03 血常规示白细胞10.15X10^9/L,红细胞3.38 X10^12/L,血红蛋白105g/L,血小板56X10^9/L。
D-二聚体 9.79ug/L,血沉28mm/h,肝功示ALT 201U/L,AST 301U/L,白蛋白30.5g/L,胆红素、生化、肾功均示正常,胸部CT示双肺感染,双侧胸膜肥厚粘连;
2015.11.05 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5.87X10^9/L,红细胞3.22 X10^12/L,血红蛋白99g/L,血小板36X10^9/L;肝功示ALT 171U/L,AST 158U/L,心肌酶示乳酸脱氢酶436U/L,肌酸激酶200U/L,肌酸激酶同工酶 36U/L,а羟丁酸脱氢酶370U/L;
2015.11.07 血常规示白细胞6.59X10^9/L,红细胞3.17 X10^12/L,血红蛋白99g/L,血小板28X10^9/L,血沉41mm/h,D-二聚体 13.88ug/L,肝功示ALT 270U/L,AST 194U/L,心肌酶示乳酸脱氢酶568U/L,肌酸激酶37U/L,肌酸激酶同工酶 26U/L,а羟丁酸脱氢酶611U/L;BNP示1603.70pg/ml,
2015.11.11复查D-二聚体 3.32ug/L,血常规示白细胞5.35X10^9/L,红细胞3.67 X10^12/L,血红蛋白111g/L,血小板82X10^9/L,血沉59mm/h,出血热抗体阴性;
2015.11.14肝功示ALT 154U/L,AST 44U/L,心肌酶示乳酸脱氢酶212U/L,肌酸激酶20U/L,肌酸激酶同工酶 20U/L,а羟丁酸脱氢酶253U/L;BNP示97.81pg/ml。
2015.11.17出院前复查血常规示血小板195X10^9/L。
诊疗方案
诊断“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治疗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钠抗凝,硝酸异山梨酯改善冠脉循环,血塞通活血化瘀,乌拉地尔、硫酸镁、呋塞米纠正心衰,炎琥宁抗病毒,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等药物治疗,止喘、化痰、保肝等对症治疗。
病情演变
患者***化验血小板较低后第二天立即停用低分子肝素钠,以免引起出血,继续应用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血塞通等药物治疗,根据化验结果患者心肌梗死、心衰症状逐渐改善;患者wangyou慢性支气管炎hebing感染,心肌梗死、心衰,给予甲强龙40mg bid静滴,血小板仍有进行性下降。出现发热、血小板下降时曾一度考虑流行性出血热的可能,但第4天体温平稳、化验出血热抗体阴性后排除此诊断;第5日时患者化验心肌酶逐渐恢复正常,考虑血小板下降是否与口服b阿司匹林有关,故停用b阿司匹林koufu,3天后复查血常规显示血小板逐渐上升,出院前复查血小板恢复正常。
讨论
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而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增加,服用阿司匹林引起出血的病例并不少见,多见于大剂量或长期服用者,主要是因为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大剂量时,可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延长凝血时间所致。本例患者无血液系统及肝肾疾病,且既往未曾服用阿司匹林,提示短期口服阿司匹林引起血小板明显下降,此类情况罕见,不易防范,可能与患者特异体质有关,亦有报道可能与免疫抑制或药物对血小板的毒副作用有关。临床实践中,我们应提高警惕,用药期间应定期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急剧下降应立即停药,必要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