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吴冬
[导读] 目的:分析实施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
        吴冬
        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目的:分析实施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5月-2020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抽取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则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保健认知评分与疼痛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保健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能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轻患者疼痛状态,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健康教育; 中医;疼痛程度; 疾病认知;应用价值
        骨质疏松是指机体处于一种低骨量的状态,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会明显升高,对患者生存、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1】。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中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护理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研究发现,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2】。我院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中医特色健康教育,效果明显,现将具体开展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8年5月-2020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抽取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则对患者进行分组,各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51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12±5.10)岁,患者中有11例男性,19例女性;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50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08±4.53)岁,患者中有13例男性,17例女性。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具备比较研究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含用药指导、饮食干预以及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护理干预基础上开展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包含以下护理内容:
         情志护理:中医认为机体状态与情志紧密相关,乐观、积极的情绪能降低机体骨矿物质的丢失,故叮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
         饮食护理:日常饮食对机体矿物质含量的影响最为直接,中医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保持营养均衡,适当的补充营养物质,以强健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菜类、果类、肉类、谷类食物应相互配合。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让患者掌握一定的中医保健知识,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功能与机体的生长发育有密切联系,故补肾健脾可调节机体骨代谢,提升骨密度、骨质量,进而预防骨质疏松症。
         运动干预:适当的运动能减缓骨质量的丢失,患者应保持居住环境安静,保持充足的睡眠。注重劳逸结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的频率与时间,并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例如:慢跑、太极、五禽戏等。


         1.3 观察指标
        自制骨质疏松症健康认知调查表对各组患者认知程度进行评估,量表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认知程度越好。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各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应用SPSS20.0软件核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平均认知程度得分为(73.19±8.51)分。平均疼痛程度得分为(4.16±0.84)分;观察组患者平均认知程度得分为(88.46±5.18)分,平均疼痛程度得分为(2.76±1.41)分。对以上两组数据应用统计软件作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自我保健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8.3952,p=0.0000),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4.6721,p=0.0000),以上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中老年群体中,骨质疏松症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骼疼痛、骨折发生率高,对患者日常生活与生存质量有较大影响。研究发现,年龄增加、活动量降低、钙摄入不足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素【3】。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从以上几方面进行预防,对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是在中医理论知识指导下,针对骨质疏松症确定健康教育内容,从情志、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进行干预【4】。叮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注重营养均衡,合理搭配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增加运动。逐渐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改善机体状态,疾病预防,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本次研究,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照组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在疾病认知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研究结果充分提示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症疾病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症是危害我国中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该疾病的发生于发展与患者身心、生活习惯等有紧密联系,故有效的健康教育在降低疾病发生率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发现,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能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轻患者疼痛状态,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刘红红.骨科健康教育在预防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4):8+72.
        [2]贺昕.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S1):85+87.
        [3]徐伟娥,林敏,陆静波.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方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2):64-66.
        [4]庄康璐.整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中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5):284-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