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张静静,耿强,吉芳,陈梦洁,张冰
[导读] 目的:研究和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张静静,耿强,吉芳,陈梦洁,张冰*通讯作者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11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期间内所收治的100例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其中七氟烷组主要采取七氟烷麻醉诱导与维持,丙泊酚组主要采用丙泊酚麻醉诱导与维持,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术后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丙泊酚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七氟烷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术后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麻醉的过程中,采用丙泊酚诱导与维持麻醉术后苏醒期质量较好,减少了苏醒期躁动对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更加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  胃肠道恶性肿瘤   术后并发症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研究项目(2019CL02010)
        胃肠道恶性肿瘤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2]。由于三级诊疗制度的逐步推行,我院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也都逐步趋于老年化,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数量越来越多。目前临床上所用到的麻醉药分静脉与吸入麻醉药两种,但两者对于老年特殊群体的作用并不清楚。本文主要是通过观察老年患者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采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期间内所收治的100例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分为丙泊酚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6.92±5.37)岁)和七氟烷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6.56±5.72)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65周岁②符合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③ASA1-3级。
         排除标准:①沟通、言语、听力障碍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者肺部疾病者。④有恶心、呕吐高危因素者
1.3 方法
         患者入室后,常规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监测。随后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及有创血压监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麻醉方式两组除了诱导与维持主要药物不同外,其他用药完全一致。其中丙泊酚组:麻醉诱导:丙泊酚1.0-2.5mg/kg,舒芬太尼0.1-2ug/kg,罗库溴铵0.6mg/kg,右美托咪定0.2-0.7ug/kg/h泵注,麻醉维持:丙泊酚4-12mg/kg/h,瑞芬太尼0.25-2ug/kg/min,右美托咪定0.2-0.7ug/kg/h;七氟烷组:采用慢诱导法吸入,舒芬太尼0.1-2ug/kg,罗库溴铵0.6mg/kg,右美托咪定0.2-0.7ug/kg/h泵注,麻醉维持: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将MAC维持在1.71左右,瑞芬太尼0.25-2ug/kg/min,右美托咪定0.2-0.7ug/kg/h,缝皮结束时关闭七氟烷挥发罐。2组术中间断追加罗库溴铵与舒芬太尼。插入合适的气管导管后,双肺通气,潮气量6-8ml/kg,呼吸频率12-20次/分。手术结束前40min停止泵注右美托咪定,缝皮结束后接镇痛泵(舒芬太尼100ug+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4mg配置100ml)。术后在PACU随访患者是否有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及术后3天内是否有肺不张、术后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及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取“”方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详细数据可见表1

在手术过程中丙泊酚组有1位患者由于手术方式改变而被排除,七氟烷组有2位患者由于病情急剧变化退出。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术后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其中丙泊酚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七氟烷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术后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资料,详细数据可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目前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临床上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治疗也在不断地深入,越来越提倡微创手术,手术方式已经基本都采取腹腔镜下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这使得对患者的创伤降到最小。同时,对老年患者的麻醉也在不断的提高,选择对患者影响小的麻醉药物与麻醉方式显得格外重要。但是由于目前麻醉方案以及麻醉药物具有多样性的选择,因此选择更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3-4]。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种麻醉药物就是丙泊酚与七氟烷,二者的作用方式完全不同。
         七氟烷是临床麻醉中最常用一种吸入麻醉药物,具有镇静、镇痛及肌松作用,该药物起效快,可控性强。同时有研究表明[5],七氟烷具有器官保护作用。而丙泊酚属于一种脂溶性较强的静脉麻醉药物,能够有效被机体组织吸收,安全性高,能够对γ-氨基丁酸受体-人骨胶原交联复合物产生激活作用,从而发挥出镇静催眠的效果。也有研究表明[6],丙泊酚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及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起到器官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患者使用不同的麻醉药物,观察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除了七氟烷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外,其余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可能与七氟烷的肺内残余,导致患者苏醒期躁动,给我们临床医生也起到提示作用,尽早排出肺内残余气体可能减轻对患者的术后影响,提高苏醒期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观察发现,在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肠癌根治手术过程中,采用丙泊酚诱导与维持麻醉术后苏醒期质量较好,减少了苏醒期躁动对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更加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
参考文献
[1]曹志峰,陈辉.七氟烷联合丙泊酚持续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20,18(22):1523-1527.
[2]周晓林,单玉兰,丁荷蓓等.七氟烷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疼痛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0,41(06):387-390.
[3]黄良诚,潘在礼,汪振兴.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普通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29(10):52-54.
[4]珠娜.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2):68+86.
[5]金晶星,李元海,陈珂等,七氟烷对单肺通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47(4)446-449.
[6] Liu  TC.  Influence  of  propofol,  isoflurane  and  enflurance  on  levels  of  serum  interleukin-8 and interleukin-10 in cancer patients[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2014, 15(16): 6703-67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