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产科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在产科病房中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次研究对象86例在我院进行分娩产妇,对86例产妇进行分组,根据风险护理干预实施时间,将86例产妇分为2组,2019年9月-2020年3月43例产妇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风险干预,2020年4月-2020年9月43例产妇为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干预对提高产科临床护理质量发挥重要作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产科病房;护理风险;临床护理质量
产科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预防,妊娠、分娩生理、病理变化及高危妊娠与难产预防、诊疗,该科室患者较为特殊,该科室大部分患者为产妇,由于产妇分娩具有特殊性、复杂性,产科病房护理风险较高,易发生护患纠纷[1]。为降低产科病房风险,确保母婴生命安全,需对产科病房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护理风险干预在产科病房具有较高使用价值。本研究选取86例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风险干预在产科病房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86例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产妇最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入院时间将其进行分组,2019年9月-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分娩4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20年4月-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43例产妇作为研究组,研究组产妇最大年龄39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范围值(27.95±2.05)岁,产次1-3次,平均产次(1.09±0.85)次,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8.94±0.56)周。对照组产妇最大年龄38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范围值(27.84±2.11)岁,产次1-4次,平均产次(1.36±0.71)次,孕周39-41周,平均孕周(38.89±0.41)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两组产妇可进行比较。
1.2方 法
对照组产妇未实施护理风险干预。
研究组产妇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具体干预措施:(1)加强护患间沟通,医护人员在产妇入院后向其讲述住院需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向其讲述相关知识,对胎儿生长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告知产妇禁止外出,入院后给予产妇签署入院告知书。(2)加强医护人员风险教育,科室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护理知识、沟通技巧、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医护人员风险意识。(3)管理用药过程中护理风险,产科涉及药物种类较多,如常用药物、抢救药物等,需对宫缩素使用加强管理,在用药时对医护人员进行风险教育,制定相应用药标准,对危险药物进行标记。(4)完善管理体系,根据产科医护人员工作量,结合医护人员工作经验与医护人员工作能力,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在高危时段增加医护人员,从而促使医护人员与技术力量平衡。
1.3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差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感染),并进行详细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差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以n%表述,实施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述,实施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差错率
研究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差错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产妇间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png)
3 讨 论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在相关制度规定范围外对机体功能、机体结构、心理等方面造成缺陷、障碍、伤害,从而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2]。由于产科患者病情较复杂,具有较高危险性,从而提高产科护理风险,对产科临床护理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为提高产科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临床对该科室病房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护理风险干预可以对潜在风险进行区分,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从而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产科中紧急事件处理、产妇与新生儿安全、药物管理、药物使用均存在较高风险,若医护人员不能有效对风险进行防范,会增加护理风险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加强护患间沟通、加强医护人员风险教育、加强管理用药风险管理、完善管理体系,可提高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可促使医护人员做好风险管理工作,降低病房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产科临床护理质量[3]。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差错率、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P<0.05。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干预在产科病房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产科临床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丹丹,李静,李晓格. 产科病房的护理风险分析与干预对策[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03):173-174.
[2]赵腊英.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3):177+179.
[3]兰玲.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及护理对策[J]. 当代医学,2017,23(2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