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ICU护理及对患者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方婷婷
[导读] 目的:分析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ICU护理及对患者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
        方婷婷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ICU护理及对患者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9月本院ICU收治的患者共68例分为分析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组实施层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感染控制效果。结果:分析组的症状感染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ICU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感染控制效果。
        关键词:层级护理干预;ICU;感染控制;护理质量
        ICU是集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主要为重症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治疗、医养结合等服务,所以ICU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ICU内部设施完备,配有中心监护仪、心电图机、微量注射器及输液泵等急救所需器材,同时为了满足护理需要,也设有关节运动治疗护理器等设备。由于ICU患者病情严重且身体免疫力低下,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对重症监护病房成员的综合要求较为严格,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较强的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以确保在工作中能冷静应对患者的突发状况,给予患者最佳的护理保障[1]。本文将重点分析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ICU护理及对患者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9月本院ICU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24~75岁,平均(46.28±6.33)岁。按照护理方式的区别分为两组,每组34例患者,两组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安排护理人员巡查患者身体情况,认真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和生理指标,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用药指导,遵医嘱采取抗生素治疗,避免发生感染问题。分析组进行层级护理干预,首先要做好护理工作人员责任分配工作,可以按等级划分为初等、中等、高等和专科护士,并选出每个等级内部的组长,让其负责日常工作分配、护理制度制定等,以确保各项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同时,要按照护理等级进行精准培训,对于初等护士应开展基础护理理论培训,使其能够对患者病情做出合理判断,并对ICU工作制度产生更为明确的认识。如果是中等护士,应对其加强疾病护理技巧系统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急救技巧和抢救设备正确使用方法。高等和专科护士的培训重点应放在护理风险防控、感染风险评估上,以进一步提升的预防意识,提高ICU的感染控制效果。另外,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容易产生悲观心理,给治疗工作造成阻碍,因此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知识培训,以提高心理干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加强病房感染控制,不仅要定时进行病房通风、消毒,也好控制好室内温度湿度,做好患者感染情况记录。对于昏迷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清理其呼吸道分泌物,谨防肺部感染。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呼吸道、泌尿系统、消化道及导管相关感染评分,分值越低,表明感染控制效果越好。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操作、安全护理、专科护理三项内容,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工具进行数据统计,(x±s)表示计量值,t为检验值,P<0.05说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组的各项症状感染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层级护理干预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按照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能通过层级划分有效提高护理的全面性与细致性[2]。在医院所有科室中,ICU的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而患者又具有病情危重且发展快的特点,一旦出现感染事件,很容易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带来生命威胁。为进一步提高ICU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本院积极开展层级护理干预模式,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技能培训,有效地提高了ICU感染控制效果。在研究结果中,分析组的呼吸道、泌尿系统、消化道及导管感染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层级护理干预方式下,护理人员的工作不再是单纯地执行医嘱,也不仅仅是完成病情监测、书写护理记录等常规任务。而是通过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3]。同时通过层级护理干预能有效明确每名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实现医护三防无缝对接,确保各项感染防控措施能及时落实到位。研究结果显示,分析组的基础操作、安全护理、专科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层级护理干预能加强护患沟通,使护理人员更加地了解患者病情、需求以及治疗进展,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层级护理干预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肯定,既有助于提高感染控制效果,也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进一步优化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真飞.分层级管理模式和常规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4):171-173.
[2]刘丽娇,连丽华.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ICU护理及对患者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20):72-73.
[3]翟继卫,姚丹,宋亚佩.层级护理干预在ICU护理及对患者感染控制效果的疗效分析[J].首都医药,2019,26(13):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