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静
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分阶段护理干预在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肠息肉切除术的80例肠息肉病人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是予以患者分阶段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不良反应情况与满意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不良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实验组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也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肠息肉切除患者的护理中,分阶段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较为理想护理干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分阶段护理干预;肠息肉切除;不良反应;满意评分
在消化道疾病中,肠息肉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多是采用内镜下的肠息肉切除术予以治疗,整体治疗效果良好,而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创伤小、效果好、痛苦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这是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实际上内镜下的肠息肉切除术虽然较为安全,但是因为其仍然是一种侵入式手术,伴随着较为强烈的刺激,所以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很可能造成患者出现肠内出血、肠穿孔等不良反应[1]。一般来说该类问题多与患者自身的息肉情况有关,还有操刀手术医师的水平,但是如果患者在术前没有充分的准备,术后自身护理不当则也可能造成相关不良反应,基于此我院现对该类患者采取分阶段护理干预措施,发现效果良好,现报告入下。
1.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肠息肉切除术的80例肠息肉病人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抽签结果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9~73岁,均值为(56.79±3.71)岁。实验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0~78岁,均值为(58.17±3.95)岁。全部病人一般病例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规则:①所有病人均遵循自愿原则,经详细了解后均签署相关文件并参与研究,审批通过。
排除规则:①患者有重要器官严重受损情况或其他影响观察判断的疾病或生理特征;②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如精神意识障碍,交流不畅。
1.2方法
1.2.1参照组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
1.2.2实验组
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分阶段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由我科室的医师与护理工作人员对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的问题予以总结归纳,并且进行讨论其应对护理办法,结合健康知识进行印制装订成册,待患者入院后予以发放,促使其能够了解到肠息肉切除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自身如何避免先关问题,以提升其对于护理工作人员的配合情况;(2)术前护理干预,待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促使其知晓自身的状态,以降低其对于疾病的恐惧,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促使其能够以较为平稳的心态等待手术,以提升患者应对手术机体的状态;术前饮食干预;术前体位训练,促使患者能够了解手术体位,正确的进行;(3)术中护理干预,在术后开始前予以患者必要的情志支持,手术开始后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情况,同时应当注意予以患者必要的保暖;(4)术后早期护理,包括早期的饮食干预,一般来说肠息肉切除势必会对患者的肠胃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对予以患者必要的饮食干预;其次应当告知患者在术后早期可以进行什么动作,以避免其出现自身引发的危险情况;手术结束后患者一般会因为手术的刺激出现生理反应,此时应当予以患者必要的心理安慰支持,以排解其的生理刺激造成的心理影响;(5)术后中期护理,术后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并发症有无及原因情况,予以及时的处理[2-3]。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不良反应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与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的患者共2例,占实验组比例为2.5%显著优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患者9位(11.25%),x2=5.980,P=0.014。
2.2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额满意评分为83.51±6.35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72.17±5.73,t=8.385,P=0.000。
3.讨论
当下使用的内镜下的电凝切除息肉治疗,虽然是当下最为优秀的息肉切除手术,相较于开腹手术其具备着极高的安全、创伤、成功率方面的优势。但是该手术在切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对肠壁造成损伤,当患者进入手术的机体并不良好,或者医师操作不当,或者患者术后饮食不合理以及进行剧烈运动,或者出现受凉等情况进而导致便秘等肠胃问题很可能就会造成手术的焦疤出现脱落,进而造成出血,甚至穿孔。而该类疾病的患者多属于中老年人,其自身对于自我行为约束能力有限,则导致相关的健康教育并未起到其的效果,以至于出现较多的因为自身原因引发的不良反应。此次护理中,我院予以其阶段式护理干预,将相关的护理操作以及健康教育进行拆分,对患者予以加大干预力度,从而提升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患者的不良情况[4]。
综上所述,在肠息肉切除术患的干预中,对其进行分阶段干预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从而提升患者的恢复情况,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苏红文, 刘艳平. 探究护理干预对肠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 饮食保健 2019,06(05): 198-199.
[2]周作玲.分阶段护理干预在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29(01):300-300.
[3]黄丽. 延续性护理用于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对患者护理依从性、并发症的影响[J]. 当代护士(综合版), 2018, 025(012):67-68.
[4]程梅. 护理干预对不同内镜方法切除肠息肉的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 25(1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