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仕碧
贵阳市乌当区妇幼保健院 贵州 贵阳550018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人于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门诊工作期间作为研究时段,以此段时间经本人详细询问同时常规妇科检查下初步评估的94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47),接受常规护理,双号作为研究组(n=47),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常规护理中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更高,对改善其不良情绪具有积极影响,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心理护理;应用价值
随着时代瞬息万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女性性功能障碍等症状的一组疾病[1]。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女性健康及其正常生活品质产生严重影响,现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5种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受到病情影响,患者极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疾病治疗。故除了有效的康复治疗,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为此,我院对FPFD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人于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门诊工作期间作为研究时段,以此段时间经本人详细询问同时常规妇科检查下初步评估的的94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47),双号作为研究组(n=47)。研究组患者年龄分布为25~60岁,平均(42.82±6.54)岁,病程:3个月~5y,平均病程(2.15±0.32)y;对照组年龄分布为26~62岁,平均(43.15±7.02)岁,病程:6个月~8y,平均病程(4.05±1.12)y。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不受一般资料差异影响。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病情监测、指导需进一步盆底肌评估及康复治疗等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辅以心理护理,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对患者心理状态予以评估筛查,并分析出现心理异常的原因,根据其心理状态和自身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解,疏解过程中要鼓励患者尽量多分享自己内心的想法,释放真实的情感,宣泄不良的负面情绪。取得患者信任,使其有足够安全感,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增强其治疗的决心和自信心。(2)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疾病健康宣教,加深其对疾病的认知,增强其治疗依从性。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让家庭成员的积极情绪对患者进行影响,以增强患者的归属感、幸福感。
(3)指导患者自我调节和放松,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种花草、跳舞等松弛疗法以缓解紧绷的神经。
1.3观察指标
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作为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分值0~100分,分值高低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成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输入软件中进行处理,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SDS评分为(36.36±3.51)分、SAS评分为(35.48±2.32)分;对照组SDS评分为(49.48±5.35)分、SAS评分为(53.61±3.62)分;两组患者SDS评分对比结果为t=14.057,P=0.000;两组SAS评分对比结果为t=28.908,P=0.000,所有指标对比差异均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0.05)。
3讨论
FPFD多由分娩造成盆底支持结构损伤及围绝经期激素水平的下降所致,若不能及时恢复,伴随年龄增长,机体各功能出现衰退,并发症会愈发严重,最后只能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医疗费用相对较高,且治疗效果也不理想[2]。故要引起对FPFD的早期防治。近年来,国际上对女性生殖健康给予了高度关注,各国已把妇女的健康指标作为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文明程度的刚性指标。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对妇女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慢性疾病防治已被提上重要工作日程,FPFD防治作为女性生殖健康重要内容之一,当属其中。
受病情影响,患者会出现尿失禁、阴道松弛、反复阴道炎等症状,降低了患者生活品质,还极易引起患者心理各种不良情绪。故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心理护理旨在通过一定方式和途径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积极影响,以实现护理目的的心理治疗方式[4]。将其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辅助治疗中,提升治疗依从性的同时,亦有效改善了其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了有效辅助,并使临床疗效得以有效保障。此次研究中,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组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由此证明,FPFD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在FPFD患者常规护理中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更高,对改善其不良情绪具有积极影响,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燕华,罗警艺,陈惠洪.心理护理干预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190-192.
[2]曾洁.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在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5):175-177.
[3]吕桂花.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9(1):39-41.
[4]施晓.盆底康复治疗的不良因素与护理对策[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