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侯茜 王琳琳 屈亚男
[导读] 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价值。
        侯茜  王琳琳  屈亚男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济南250001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50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法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s呼出气量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等肺功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肺功能指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可提升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PDCA循环法;应用价值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气短、咳嗽等[1]。相关文献表明,在治疗期间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2]。因此,为控制患儿炎症、改善其通气功能,本文将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PDCA循环法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50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0.5-3岁,平均(1.40±0.55)岁,病程1-7d,平均(2.35±0.88)d;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0.6-3岁,平均(1.44±0.59)岁,病程1.5-7d,平均(2.40±0.86)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典型临床症状,结合X线胸片检查确诊为小儿支气管肺炎者;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本文研究。
        排除标准:意识不清醒者;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病变者;临床治疗资料不全者。
1.3方法
        在抗菌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氧气治疗等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法护理。
1.3.1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根据患儿治疗要求指导其用药、饮食等,改善其住院环境。
1.3.2PDCA循环法护理
        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
        (1)计划护理。护理人员对患儿的身体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评估其身体健康情况;制定健康档案,并根据各患儿的病情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
        (2)实施护理。护理人员每日对患儿病房进行消毒;每日开窗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左右,湿度以60%为宜;使用冷敷等方式为患儿物理降温;为患儿提供足量的维生素、蛋白质和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以及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注意经常饮水及少量多次进食;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协助患儿经常变换体位,减少肺淤血。
        (3)检查护理。回顾当天护理工作内容,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


        (4)处理护理。结合讨论结果对护理方案进行完善和优化,强化护理措施,进入到下一循环。
1.4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FVC、FEV1、PEF等肺功能指标。
        (2)统计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数在0-100分之间,0-60分为不满意,61-80分为一般满意,81-10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一般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5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数据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采用(%)表示,计数资料数据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功能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前肺功能指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FVC为(2.01±0.15)L,FEV1为(1.86±0.31)L,PEF为(2.03±0.33)L/S;对照组患者FVC为(2.06±0.12)L,FEV1为(1.80±0.21)L,PEF为(2.04±0.30)L/S。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VC为(2.45±0.39)L,FEV1为(2.15±0.65)L,PEF为(2.55±0.62)L/S;对照组患者FVC为(2.14±0.21)L,FEV1为(1.98±0.42)L,PEF为(2.25±0.39)L/S。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不满意1例,占比4.00%,一般满意8例,占比32.00%,非常满意16例,占比64.00%,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不满意14例,占比56.00%,一般满意2例,占比8.00%,非常满意9例,占比36.00%,护理满意度为44.00%
3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在婴幼儿时期易发生,这是因为其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血管丰富易于充血,肺含气量少,非常容易被黏液所阻塞。治疗主要是抗炎、平喘、化痰为主,若患儿采取积极治疗,通常可在7-10d左右恢复。李杏利[3]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研究中指出,患儿在护理中采取PDCA循环法可提升其治疗效率。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接受PDCA循环法后肺功能指标有所提升,且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刘万娟[4]在相关研究中结果较为相似,证实常规护理已不能满足当前临床护理需要,而PDCA循环法通过对患儿进行针对性计划评估、落实管理、问题检查管理、改进处理等措施,取得良好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PDCA循环法可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肺功能水平,且护理评价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芳.PDCA管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0):3433-3435.
[2] 雷芳,杜芳芳,魏娜.PDCA循环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的实用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8):31-32.?
[3] 李杏利,侯宁.PDCA循环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734-1736.
[4] 刘万娟.PDCA循环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9):8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