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曾丽娟
[导读]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曾丽娟
        内蒙古呼仑贝尔牙克石市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蒙古呼仑贝尔 022150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03月-2020年05月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指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应用优质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向心脏供血时,发生血流急剧减少或因血管闭塞造成供血中断,使心肌部位出现急性、持续性的缺氧缺血,造成心肌坏死。若坏死面积过大,心脏失去活动能力,会导致死亡,是危险的急症之一,应及时进行治疗并实施有效护理,挽救患者生命健康。本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03-2020年0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根据单双号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0.17±5.33)岁。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49.87±4.47)岁。两组患者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不超12小时,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本院常规护理方式: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遵照医嘱给予吸氧、监测病情、止痛等基本护理。
        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1.病人入院时,开通绿色抢救通道,协助患者及家属完成各项检查,明确诊断并配合医生进行急诊抢救,因为心肌梗死是突然发作,患者心脏部位会出现剧烈疼痛和憋闷感,产生濒死的感觉,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少患者的恐惧不安心理,使其安心接受治疗,防止因情绪波动而加重病情。2.患者进入病房后,落实护理人员责任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掌握病情发展情况,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安静,保证患者卧床休息时,不受外界干扰,得到良好的睡眠质量。多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做到面带微笑,语言轻柔,从而建立优良的护患关系,鼓励并安慰患者,增加对治疗的信心,同时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工作,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调整自身状态,改善预后。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住院期间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肪,防止血糖血脂升高,加重动脉粥样硬化。4运动指导:患者发病24小时内,要绝对卧床休息,治疗后根据实际情况,协助患者循序渐进地开始床上四肢运动、床边站立到短时间散步,注意不要让患者过度劳累。患者卧床期间,帮助患者翻身,按摩,保证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

5.指导出院:患者后期药物治疗的用药方法,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禁烟酒,禁大幅度的情绪变化,一旦出现不良症状及时就诊,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总结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听取患者意见,及时改正。
1.3观察指标
        (1)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2)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调查病人所涉及到的资料均输入SPSS17.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调查,文中以P<0.05表示时,说明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其中常规组患者42例,发热4例,肺炎3例,心律失常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0/42);研究组患者42例,发热2例,肺炎1例,心律失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4/4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满意调查度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其中常规组参与本次调查42例,非常满意18例,满意14例,不满意6例,非常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率为76.1%(32/42);研究组参与本次调查42例,非常满意28例,满意12例,不满意2例,非常不满意0例;研究组满意率为95.2%(40/42)。常规组满意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意识水平的提高,已经不能单纯的满足于简单的治病就医,医院的实力和服务质量也是人们开始关注的重点。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将护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护理人员上,实施护理责任制,对患者入院到出院,进行全程、全面的专业护理服务,通过优化住院环境,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和精心的生活护理,保证了患者安全,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了满意、放心的护理体验,同时也得到了患者家庭的支持与信任,降低了心肌梗死患者,因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治疗后病发症发生率高,而产生医患纠纷的情况。通过对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后,经对比现发现,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9.5%,远远低于常规护理患者的23.8%,优质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到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中,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姚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卩].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340.
[2]关丽丽,杨彦萍,李欣.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罕少疾病杂志,2019,026(001):52-54.
[3]韩文涛,孙艳红.观察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大视野,2019,000(014):17.
[4]陈燕.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029(007):251.
[5]文丽.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9,006(038):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