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闫丽芳 苏畅
[导读] 目的 对临床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闫丽芳  苏畅
        山西太原武警山西省总队医院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目的 对临床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以2018年7月到2019年8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50例被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为来医院健康体检者,对两组患者下肢血流情况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内径、下肢动脉硬化率、血管闭塞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经检查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下肢血管内径明显更低,P<0.05;经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率为92%、血管闭塞率为16%、血栓率为6%,对照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率、血管闭塞率、血管栓塞率分别为12%、0、0,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检查能清晰显示出患者下肢血管详细状况,对下肢动脉硬化、血管闭塞血栓等有良好的检出率,能够为下肢血管病变疾病的防范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在临床慢性疾病中糖尿病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治疗或有效控制血糖,容易引发并发症且糖尿病非常容易产生动脉僵硬化,进而引发患者下肢血管病变[1]。下肢血管病变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预防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截肢、缺血性坏疽等状况[2]。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预防和治疗中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法操作流程简便,属于无创检测的一种,本文主要以我院50例来院检查患者为例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检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7月到2019年8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50例被观察组,患者均存在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满足世卫组织关于糖尿病诊断的相关标准。对照组50例患者为来医院健康体检者,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8:22,年龄处于29~7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6.1±3.98);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处于29~71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7.2±4.23);对照组患者血糖情况正常;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检查方法
        使用菲利普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测,检测仪探头频率处在7~12MHz时间,取样容积为2mm,流速最低为10cm/s。患者以卧位进行检测,主要对患者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血管管腔状况进行检查,并在具体确定位置后通过血管纵切进行检查,同时对舒张时血管内壁厚度进行测量。
1.3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者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等指标进行治疗,同时对于两组患者血栓率、血管闭塞率、下肢动脉硬化率等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双下肢血管内径、血流量对比
        经检测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双下肢血管内径、血流量明显更低,P<0.05。
2.2 两组双下肢动脉变化对比
        经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率为92%、血管闭塞率为16%、血栓率为6%,对照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率、血管闭塞率、血管栓塞率分别为12%、0、0,两组相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更高,P<0.05。见表1。

3 讨论
    物质生活的提升使得人们生活习惯发生较大改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在临床上更为常见,下肢血管病变属于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状,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发病率,提前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利用影像学方法并充分借鉴病理征象改变可以对血管内膜不规则粥样硬化斑块、条索样改变、扭曲等异常症状进行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应用过程中属于无创检测,而且操作非常简单,对于患者病变位置可通过横切和纵切进行定位,在综合声像学观察的血流分布和具体走向后能够对血管腔狭窄程度以及具体位置进行精确判断[3]。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与健康患者组成的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下肢血管内径、血流量明显更低,P<0.05。可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检测依据。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率为92%、血管闭塞率为16%、血栓率为6%,对照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率、血管闭塞率、血管栓塞率分别为12%、0、0,指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血管闭塞、血管狭窄、动脉僵硬化及血栓等症状,对于临床判断病情症状有积极意义[4]。总而言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明确定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病变位置,对病情发展状况能进行有效评估,对于后期治疗和预后改善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黎粤,卢海霞,杨明华,梁亦海,赖浩.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8):2823-2824.
[2]李鲁林.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D].延边大学,2014.
[3]苏静.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ET、NO检测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01):121-122.
[4]陈燕娜,曾秀芳,陈文,汪鸿燕,张育君.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的效果[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7,24(02):40-43.

闫丽芳,1974年10月出生。女, 籍贯山西晋中,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单位,山西太原武警山西省总队医院
邮编030006,研究方向,超声诊断专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