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颖茗1 卫玉英2 刘梅芳3 俞瑾4 王绮5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上海 200090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8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理论。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实施PDCA循环理论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理论;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用药的主要方式,但有些患者反复静脉穿刺会引起局部组织肿胀或静脉索改变,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影响了本病的治疗效果。常规静脉穿刺输液主要采用静脉留置针顺行穿刺方法,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低[1]。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静脉留置针逆行静脉穿刺已被提出,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静脉留置针,也被称为套管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的。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广泛用于输液、输血、动静脉采血。而且因为具有保护血管、保证输液速度、减少频繁穿刺的痛苦、保障患者手术中麻醉通道、大大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本研究探析了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其中实验组年龄35-70岁,平均(48.21±2.78)岁,男29:女11。对照组年龄35-70岁,平均(48.78±2.91)岁,男27:女13。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本研究经伦理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理论。①P(方案),首先要做好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方案,注意事项如下:输液前要熟悉注射药物的性质,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配置,避免因更换溶剂引起药物溶解度和PH值的变化,发生沉淀、混浊和结晶颗粒。当与多种药物混合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不相容。使用粉剂时,必须将其完全溶解。输血制品、脂肪乳剂等后,必须使用生理盐水手动脉冲管,更换肝素帽。输液后使用静脉留置针及时冲洗封管。正确冲洗封管,了解输液药物性质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留置针时间一般视情况而定,建议72-96小时。如果输液前留置针导管未滴入,应及时抽血或取血。穿刺部位和穿刺技术的选择。②D(实施),根据准备时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术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静脉留置针的相关知识。并敦促患者在静脉留置期不宜剧烈运动,防止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出现。③C(检查),根据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输液治疗操作规范,由科室护士对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情况进行检查。检查肝素帽有无凝血、留置时间过长、穿刺部位活跃度过高、冲洗封口工艺不当、凝血功能障碍等。
④A(处理),检查后对留置针并发症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和整改,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护理满意度(0-100分,越高越好)、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构成比用卡方统计,计量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t=7.911,P=0.000<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4.40±3.21分,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0.34±2.25分。
2.2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6.181,P=0.015<0.05)。实验组留置针并发症有1例,占2.5%,而对照组留置针并发症8例,占20.0%。
3讨论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们的血管壁会逐渐增厚,血管管腔会逐渐变窄,血管弹性会变差,血管脆性会增加,这会给静脉穿刺带来更大的痛苦[2-3]。此外,部分患者因血容量不足或血液循环不畅或多处穿刺导致总静脉破坏,增加了传统顺行穿刺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静脉留置针逆行穿刺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首先,静脉留置针的逆行穿刺提高了血管穿刺的选择性。对于一些患者来说,由于长期反复穿刺造成静脉血管损伤,很难选择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静脉留置针的逆行穿刺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一问题,静脉留置针逆行穿刺平稳,回血速度快,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有效保证了输液效果。采用PDCA循环护理的患者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高,PDCA循环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减少静脉留置针造成的不良情况,还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利益,促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能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4-5]。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实施PDCA循环理论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月琴.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0):164+174.
[2]陈珊珊.PDCA循环理论在改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11):129-130.
[3]刘丽,蔡珊珊,彭飞雁.PDCA循环理论在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0):178-181.
[4]郑小娟,刘彩虹,马丽凤.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9):36-38.
[5]黄小玲,陈梦云,杨素敏,曾雅燕,李玉琴.PDCA循环在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