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卢廷廷
[导读]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卢廷廷
        德州市市立医院,山东省德州 253012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48例内分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分泌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护理行为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护理质量管理评分为(46.31±5.12)分、护理操作评分为(64.65±2.26)分、护理行为评分为(44.79±7.96)分,护理后护理质量管理评分为(71.67±5.41)分、护理操作评分为(77.93±3.23)分、护理行为评分为(69.18±9.87)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前护理质量管理评分为(46.58±5.66)分、护理操作评分为(64.96±2.89)分、护理行为评分为(44.87±8.02)分,护理后护理质量管理评分为(87.89±5.69)分、护理操作评分为(89.76±4.98)分、护理行为评分为(86.92±11.43)分;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操作、护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操作、护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5.65%、护理投诉率8.06%、护理满意度90.3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55%、37.90%、5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护理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着良性改进作用,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内分泌疾病;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不但能稳定、壮大护士队伍,还能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当前,我国的护理管理模式还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性,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为了探讨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本研究将持续护理用于内分泌科护理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内分泌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248例内分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观察组患者男63例,女61例;平均年龄(53.67±14.78)岁;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6例、糖尿病33例、肥胖症22例、痛风34例。对照组患者男64例,女60例,平均年龄(55.01±14.65)岁;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0例、糖尿病37例、肥胖症29例、痛风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分泌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具体如下。
        (1)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不疏忽工作细节且能够提供恰当的照护。医疗工作者在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问题,其中一些人无法控制自己,也不觉得有责任,并不是在于医疗技术层面的原因。例如,护士在工作习惯中只注重检查患者名字,未对护士交班的书写做到标准化,这些都是潜在的安全问题。
        (2)患者身心健康不好,陌生的环境和不良疾病可能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如果这种消极情绪持续下去,患者会感到护理工作的消极态度,进而影响护理实施效果和扩大护理安全。
        (3)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内分泌护理工作的一个缺点是护理措施不足。良好和正常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治疗非常有益。然而,许多医院不再关注内分泌病房的护理工作,按照传统的概念和管理系统,这项工作变得越来越无效,对内分泌患者的治疗产生了负面影响。


        (4)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缺乏合格的医疗人员,传统内分泌专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缺乏合格的医务人员对内分泌科的护理工作指导,这是另一个阻碍护理进展的缺点。与此同时,医院和相关医疗机构对高技能护理人员培训的关注不足,也导致缺乏合格的医疗人员。
        (5)按照计划护士长每周举行培训班,包括护理讲座、小型试验以及实际病例进行评估,根据问题缺陷实施重点护理。管理团队每周组织和检查技术护理课程,每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奖励发现安全问题的人员。他们定期在护理部门进行全面培训,每个月都要接受评估,依据分级护理标准提供及时和准确的医疗护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护理行为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满意度。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护理行为评分比较: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护理质量管理评分为(46.31±5.12)分、护理操作评分为(64.65±2.26)分、护理行为评分为(44.79±7.96)分,护理后护理质量管理评分为(71.67±5.41)分、护理操作评分为(77.93±3.23)分、护理行为评分为(69.18±9.87)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前护理质量管理评分为(46.58±5.66)分、护理操作评分为(64.96±2.89)分、护理行为评分为(44.87±8.02)分,护理后护理质量管理评分为(87.89±5.69)分、护理操作评分为(89.76±4.98)分、护理行为评分为(86.92±11.43)分;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操作、护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操作、护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内分泌科患者以慢性疾病居多,常见疾病有糖尿病、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普遍具有病程长、疾病进展与患者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等特点,要求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主体展开。然而临床发现,内分泌科的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护患满意度不高,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护理管理。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质量改进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质量改进手段。为了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124例内分泌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操作、护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操作、护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疾病护理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情况,同时减少护理人员失误情况,明显改善护患关系。
4结论
        综上所述,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疾病护理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着良性改进作用,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伟霞.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中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4):397-399.
[2]赵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7):46-47.
[3]麦程艺,陈清,郑海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国医药科学,2018,8(8):170-172.
[4]王德容.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29-30.
[5]熊金雨,秦佳其.内分泌科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5):203-204.
[6]赵海轩.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护理管理中的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106.
[7]杨秀梅.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9,3(3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