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佳音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深入探究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相关并发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所收治的88例符合研究条件的ICU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对照组44例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分析,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开展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以及转铁蛋白(TRF)情况比对照组高很多,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不仅能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调节,还能极大地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ICU重症;早期肠内营养;营养状况
相较于普通病房的病人,ICU重症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且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有些病人因病情所致,不能够有效摄取食物,导致病情更为严重,这对其后期治疗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学者钱晓冬[1]通过对74例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后的临床效果分析,发现该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水平,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李敏[2]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对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TP、PA、TRF水平都比对照组高,预后效果非常明显,这进一步说明该方法可堪推广应用。郑飞玲[4]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7天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达标率比对照组高,说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后,可极大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异常突出。此次研究对于ICU重症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其自身的营养情况,让并发症的出现几率降低,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所收治的88例符合研究条件的ICU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44例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2.1±5.7岁。其中重度颅脑损伤者11例、脑血管疾病患者10例、恶性肿瘤患者8例、其他15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43.5±5.7岁。其中重度颅脑损伤11例、脑血管疾病13例、恶性肿瘤9例、其他11例。结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来看,所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他们常规护理,如基础护理、肠道护理、口腔护理等。尤其要做好鼻肠管的固定,防止因病人乱动而导致滑脱、位移;,同时做好清洁工作,在清洁时,坚持做到无菌操作;在进行口腔护理时,要仔细检查其口腔粘膜是否出现破损现象。
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除给予同对照组一样的常规护理外,还给予其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四点:(1)对于意识清晰的患者,向其讲解该疾病相关的病理知识、康复训练方法,同时让他们观看成功案例图片、视频,增强其康复信心,使患者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抗病魔。(2)对无禁忌患者,将其床头抬高30~45°,使其保持最舒适的体位。在给予肠内营养期间,要及时回抽胃残留,并借助相关医疗设备检查其胃动力状态。(3)对于有人工气道患者,实施Q4H气囊压监测,但时刻保持气囊压充足,避免出现套囊漏气现象,同时做好腹部压力监控工作,防止其出现腹高压症状。(4)在为患者输注营养液时,要做到迅匀速喂食,切莫操之过急,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1.3评价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营养指标及反流误吸、消化道溃疡、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利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值<0.05表示差异化显著且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标与并发症
在实施该方法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虽略有差异,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TP指标与PA指标都高于对照组,这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组中出现反流误吸者1例,出现消化道溃疡、腹胀腹泻各2例,相较于对照组中反流误吸6例、消化道溃疡8例、腹胀、腹泻9例,明显有着较好的预后效果。详见表1。
.png)
3讨论
相较于轻症患者,ICU重症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如果ICU重症患者出现营养供给不足,营养不良等问题,就会对其预后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过去几十年,在为患者进行营养护理时,都是采用静脉补液方式,到但这种方式无法满足一个ICU重症患者康复期间对营养的需求。为此,我科室提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使患者营养水平满足身体要求。
通过本研究发现象,给予研究组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TP、PA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试验分析可知,早期肠内营养干预不仅保障了患者身体代谢能量,还对促进其胃肠粘膜循环有着较大帮助[3]。同时,输注营养液速度、温度控制可消除患者出现消化道溃疡、腹泻、吸附性肺炎等症状。因此,可总结对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钱晓冬.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06)-12.
[2]李;程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率影响分析[J].人人健康,2019(02)-23.
[3]鲁艳.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06)-12.
[4]郑飞玲;黄少华;李健.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