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佳
天长市人民医院肿瘤二科 安徽 天长 239300
摘要:目的:观察对乳腺癌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乳腺癌病例81例,根据护理干预分组,A组(综合护理干预)41例,B组(常规干预)40例,观察疼痛体验、消极心理表现,调查护理评价。结果:疼痛体验比较,A组[(3.12±0.96)分]优于B组[(4.79±0.94)分](P<0.05);消极心理比较,A组[SAS(43.54±3.55)分、SDS(42.26±5.13)分]轻于B组[SAS(52.23±3.76)分、SDS(50.12±4.05)分](P<0.05);护理评价比较,A组[85.37%(35/41)]优于B组[50.00%(20/40)](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乳腺癌病例癌症痛减轻,消极心理缓解,护理评价较高,整体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乳腺癌;消极心理
前言:乳腺癌具有高发性,发病群体以女性为主[1],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降低生活质量[2]。临床治疗以手术、化疗为主,治疗周期较长[3],因乳腺切除等影响,对女性造成身心损伤,在治疗期予以积极护理,全面干预乳腺癌患者身心,优化生存质量与预后,促进良性转归[4]。综合护理结合多学科理论,实施综合干预,覆盖维度更全面,干预实效性较强。本文从肿瘤内科2019年6月~2020年12月患者中选取81例乳腺癌病例,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方式,评价应用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乳腺癌病例81例,综合护理干预病例入A组41例,年龄(43~61)岁,平均(53.61±7.04)岁。B组40例,年龄(42~63)岁,平均(53.59±7.46)岁。两组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乳腺癌确诊;(2)同意参与;(3)存活期>1年;(4)配合度较高。
排除标准:(1)自主意识不良;(2)合并传染病;(3)妊娠期;(4)沟通能力异常;(5)智力残疾;(6)资料不全。
1.2方法
A组:(1)健康宣教:分析乳腺癌致病机制,定位致病、进展影响因素,促进知识掌握,说明治疗配合与术后优质康复的自我管理方式,使患者明确治疗禁忌,促进积极自护。(2)心理评估:评价心理状态,基于情绪表现予以策略式疏导与干预,引导健康心态,表达情感支持,实施对症护理,综合基础资料规划干预策略,促进患者依从,及时消除消极情绪,避免负向情绪郁结,促进家庭支持,优化康复环境,促进心态平衡。(3)乳腺癌治疗期,督促病例遵医嘱定期复检、规范用药,手术治疗患者予以术后早期训练指导,辅助患者活动肩肘关节,维持规律作息,加强科学饮食。日常活动训练可从梳头等基础活动开始,逐渐提升上肢活动幅度,通过此训练,以手指运动加速淋巴液回流,促进康复进展。
B组:常规干预。
1.3观察指标
疼痛体验:实施VAS量表测评,评分、痛感负相关。
消极心理:SAS量表评价焦虑症状,SDS量表测评抑郁症状。评分、心理平稳度负相关。
护理评价:自制4项表,患者填写,单选“优、良、中、差”其中1项,优良率=[(优+良)n]÷(本组n)×100.00%,差评率=(差n)÷(本组n)×100.00%。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4.0分析乳腺癌病例数据,计量资料(疼痛体验、消极心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护理服务评价)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体验
干预前未见可比性(P>0.05);干预后A组疼痛评分<B组(P<0.05)。疼痛变化见表1。
.png)
2.3护理服务评价
A组优23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差评率4.88%(2/41),优良率85.37%(35/41)。B组优9例,良11例,中14例,差6例,差评率15.00%(6/40),优良率50.00%(20/40)。A组差评率(4.88%)<B组(15.00%),A组优良率(85.37%)>B组(50.00%),P<0.05。
3讨论
乳腺癌为现代高发疾病,临床研究认为,其发病与生活习惯、心理压力相关[5],在进行治疗时,多采用外科手术手段,或行放化疗,治疗在延缓病情进展的同时,也带来身心创伤[6]。乳腺癌术后常见心理失衡,应激反应强烈,加之身体不适,影响依从性。
综合护理融合多学科手段,基于理论依据,实施身心评估,科学评价乳腺癌患者身心状态,执行心理疏导与全面干预,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改善自我认知,促进消极情绪清除,恢复身心平衡,优化生活质量,预防病情复发,促进优质预后。执行此干预时应对家庭成员予以宣教,优化家庭氛围,加强家庭支持[7]。
本次研究中,疼痛体验分析显示,在干预前,两组乳腺癌患者疼痛评价较为一致,未见显著差异,综合护理干预后根据VAS评分可知疼痛体验改善,不适感减轻,提示综合干预可提升耐受度,促进顺利治疗。临床医学认为,消极心理造成心理应激不良影响,延缓病情康复,通过综合护理,焦虑、抑郁缓解,心态较为平衡。与此同时,A组对护理较认可,提示护理质量、护患关系得到优化。
综上,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乳腺癌患者疼痛和消极情绪心理缓解,优化身心状态,提升护理评价,对乳腺癌病例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田咏梅.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3):198-199.
[2]赵皖红,尹香.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9):125.
[3]吕萍,蒋娜.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85-188.
[4]陈银,李芳,陈玲等.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9):128-129.
[5]徐松梅,李琼,张小妹.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1):11.
[6]徐静红,肖盼.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2):152-154+228.
[7]李敏,李文涛.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7):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