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
武汉市武昌医院 湖北武汉 430060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风险管理对老年病房护理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对象80例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老年患者,时间2018年1月-2020年10月,根据入院时间将80例患者分为2组,2018年1月-2019年6月入院治疗40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20年10月入院治疗40例老年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实验组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老年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老年患者病房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对提高老年病房护理管理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老年病房;护理管理水平
随着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再加上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老年人群患病率逐渐增加,随着我国社会逐渐老年化,老年患者住院率逐渐增加。由于老年住院患者各机体功能下降,反应能力较差,机体平衡能力有所改变,在住院期间老年患者易发生一系列不安全事件,如坠床、跌倒、压疮、药物外渗等,加重老年患者病情,延长老年患者住院时间,从而降低老年病房护理管理水平[1-2]。为提高老年病房护理水平,应对不安全事件进行预防,有效管理对其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将风险管理应用到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为分析风险管理应用效果,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效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为本次研究时间,80例此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62-88岁,平均年龄(72.68±2.32)岁,男23例,女17例,病程1-6年,平均病程(2.04±1.46)年。对照组患者年龄62-88岁,平均年龄(72.68±2.32)岁,男23例,女17例,病程1-7年,平均病程(2.67±1.32)年。实验组与对照组老年患者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可进行对比。
1.2方 法
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实验组实施风险管理,具体干预措施:(1)风险评估,医护人员对以往老年住院患者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寻找存在风险因素,针对危险事件,如跌倒、压疮、痰窒息等,制定针对性管理方案。(2)实施风险管理措施,① 加强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对老年病房管理中典型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对医护人员进行阶梯式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降低老年病房不良事件发生风险。② 加强专科培训,定期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专科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使用方法,心肺复苏,静脉穿刺,从而提高医护人员急救能力。③ 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医院需在洗手间安装扶手,清理病房地面障碍物,降低老年患者跌倒风险,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消毒,要确病房与活动区灯光充足,将医用危险品放置合理位置,教授患者及家属传呼器使用方法,在床旁安置防护栏。④ 制定安全查房制度,要求科室护士长每天对各安全管理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识别病房存在的潜在风险,对病房薄弱环节加强管理。⑤ 完善安全用药管理机制,要对老年患者用药加强安全管理,在用药前需对服用药物进行核查,从而降低用药差错发生率,在给予患者用药时告知药物作用,需注意事项。在输液时需对滴注速度进行控制,禁止患者及家属自行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⑥ 完全安全防范制度,在老年患者住院期间需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利用《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对老年患者进行坠床、跌倒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防范,对其做好安全指导工作。
1.3观察指标
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如用药错误、跌倒、坠床、压疮、药物渗透等。
利用我院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病房管理满意度进行评估,评估标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9-70分为满意;69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
实验组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用药错误、跌倒、坠床、压疮、药物渗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 1 两组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jpg)
3 讨论
经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医院病房内老年患者逐渐增多,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听力、自我管理能力、理解能力较差,在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风险较高,对老年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同时降低了老年病房护理管理水平[3]。
为了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老年病房护理管理水平,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需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风险管理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长其采取风险管理,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根据风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以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风险[4]。本研究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对老年病房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对老年病房存在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分类,可使老年病房护理管理具有预见性;通过对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行寻找,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完善护理安全管理计划,可使老年病房护理管理规范化;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专科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医护人员专科水平,提高老年病房护理管理水平;通过完全安全防范制度、完善安全用药管理机制、完善安全查房制度,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住院安全[5]。经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老年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较低,病房护理管理满意度较高,P<0.05。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海萍,张靓姿.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07):62-64.
[2]程雯娟.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1):185+188.
[3]黄友丽.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3):178-179.
[4]邵金兰.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8):2331-2333.
[5]梅小美.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实践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05):64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