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牟海英
[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牟海英
        武汉市武昌医院  湖北武汉  43006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入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84例,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比组,每组42例患者。参比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康复有效率、NIHSS评分、日常生活行为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实施优质护理后,康复有效率数据高于参比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参比组患者;日常生活行为能力评分高于参比组患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康复率,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关系,存在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脑梗死;应用
    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体的中发病几率较高,在临床医学中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统称,包括生活中常见的脑血栓、脑栓塞疾病等,其诱发原因是由人体脑部血液在循环供应时出现障碍,引起脑内部组织软化、坏死,同时造成人体部分神经功能缺失,导致语言表达能力障碍、肢体偏瘫等并发症出现,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生理机能处于弱化阶段,在对其进行护理时,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护理效果不明显,患者的康复情况不理想,生活质量无法提高。为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本文研究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入院就诊脑梗死患者84例,使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比组,每组42例患者,实验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50岁至78岁,平均年龄(62.61±1.39)岁,参比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52岁至77岁,平均年龄(63.02±1.48)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参比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日常身体检测(血压、心率、体温等)、病情记录等。
        实验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优质护理,详细方法如下。
        (1)入院指导: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入院流程引导,帮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同时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患者的家庭、年龄、患病时间、患病时长、身体状况等。在患者入院初期可以感受到关怀的温暖,减少患心理恐惧,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2)健康教育:因患者年龄较大,多数患者对自身病症不够了解,对于自身健康防护无意识,应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症概念,重点讲解有助于患者康复的方法和健康知识,让患者对自身健康加以重视。
        (3)心理护理: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结合健康教育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正确引导,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巡房查房时多询问患者情况,根据患者聊天时状态判断心理状态是否良好,在闲暇时与患者聊些生活趣事,有助于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4)康复锻炼: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包括床上被动活动与床下主动练习等。每日进行四肢屈伸活动,以健侧带动患侧进行肢体活动。鼓励患者自主完成穿衣、洗漱、进食、梳头等动作。
1.3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范围为0-42分,0-1分为正常或趋近于正常,1-4分为轻微,5-15分为中度,15-20分为中重度,20分以上为重度,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②生活行为能力(Barthel)量表评分:总分是100分,61-99分为轻度依赖;41-60分为中度依赖;小于等于40分为重度依赖,分数越高患者情况越好;③康复有效率标准:痊愈:患者失语、偏瘫、吞咽困难等症状基本消失,出院前检查以及3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指标一切正常;有效:患者病情有明显改善,症状无加重迹象;无效:患者病情无任何好转,或出现病情加重现象;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Barthel对比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实验组NIHSS测试评分低于参比组患者,Barthel测试评分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Barthel对比(x±s,分)
 

3.讨论
        脑梗死疾病通常多发于老年人群体,在临床中其病症表现较多,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重症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肢体偏瘫、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影响【1】。同时对患者的家庭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常规护理中,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不明显,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2】。
        在对患者开展优质护理中可以第一时间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了解,帮助患者办理好入院手续,减少患者因入院带来的恐惧、陌生,与患者及家属多沟通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3】。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先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在家中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在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发现患者产生情绪波动,及时对其进想开导,满足患者需求【4】。同时结合健康教育,对患者介绍护理方案,讲解护理中重要的步骤,让患者对自身情况能够详细了解,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保证了后续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5】。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可以获得更好、更快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
        本次研究中,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实验组患者护理后NIHSS测试评分低于参比组,实验组Barthel测试评分高于参比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康复有效率为95.23%,高于参比组的80.90,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在开展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情况有极大帮助。
    综上所述,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行为能力改善,在临床中应用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李璐.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8):21-22,24.
[2]吕秀方.综合护理用于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357-358.
[3]刘娜.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6):42-44.
[4]魏柯柯.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7):161.
[5]陈婷.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7):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