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柳,马妮*(通讯作者)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云南 昆明 65003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效果与价值。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20例,按照双盲法分组分为两组,6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剩余60例作为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实验组患者卧床肺部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之后,患者的肺部功能明显改善,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优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慢阻肺;老年患者;优质护理;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对主要的表现就是慢性炎症性的改变,同时患者伴有不完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疾病严重可导致呼吸衰竭,按照不同的病情进展情况可以分为急性加重期以及稳定期,患者情况改变往往比较迅速,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老年患者患病后,疾病影响将更为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优质护理是一种基于优质、科学思想理念的护理方式,本文对该护理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20例,按照双盲法分组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男女比例36/24,年龄范围为61-91岁,平均为(76.8±10.7)岁。实验组60例,男女比例34/26,年龄范围为65-90岁,平均为(77.2±10.9)岁,组间对比年龄及性别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阻肺诊断标准,患者及(或)家属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癌患者;主观意愿或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护理的患者。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
1.2.2.1 优质环境护理:为患者打造优质的病房环境,根据患者的喜好布置病房内的植物、挂饰等,营造出温馨安静的氛围,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室内的清洁,严格消毒制度,合理调节病房的温度以及湿度,保证温度控制在23-25℃为适宜,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定时通风透气,在天气较晾的季节,要加强患者的保温措施,通过增加棉被等方式避免患者受到冷空气侵袭。同时应当严格病房探望制度,保证病房的安静,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1.2.2.2优质化用药护理:除了常规监督用药之外,护理人员应当加强药物护理工作,首先进行药物知识宣教,告知患者药物的效果与服用方法、服用剂量,首先提高患者对于药物的了解程度,每次给药时护理人员需要记录用药时间、用药量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规范的记录,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需要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
1.2.2.3 呼吸训练:患者的训练需要长时间检查,在训练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深呼吸,训练时间视情况而定,在20分钟上下,早晚一次。
1.2.2.4 优质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老年患者健康知识储备较差,长时间治疗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以及用药、饮食、运动、呼吸训练等多方面的知识,提升患者健康知识储备,同时在沟通中,分析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针对负面情绪采取有效的心理引导方式,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
1.3观察指标
(1)肺功能改善情况:PaO2、PaCO2、FEV1、FEV1/FVC。
(2)生活质量:利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分析,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满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实验组患者卧床肺部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实验组患者PaCO2(KPa)为(6.1±0.4),对照组为(7.3±0.8),( t=10.392,P=0.001);实验组患者PaO2(KPa)为(8.1±1.1),对照组为(6.7±0.7),(t=8.317,P=0.010);实验组FEV1(L)为(2.1±0.6),对照组为(1.5±0.2),(t=7.348,P=0.001);实验组FEV1/FVC(%)为(64.2±12.4),对照组为(44.7±7.8),(t=10.310,P=0.008)。实验组生活质量为(81.2±9.7)分,对照组为(70.7±6.2)分,(t=7.066,P=0.001)。
3.讨论
慢阻肺疾病本身较难以治愈,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治疗,作为很难完全治愈的疾病,患者的家族遗传、年龄老化以及生活作息、身体素质以及工作环境等都是导致慢阻肺难以治愈的重要因素,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前提下,慢阻肺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同时因为患者健康知识储备,负面情绪等原因的存在,治疗效果往往不达理想。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是以“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思想的服务理念,护理模式严格围绕患者本身的诸多因素,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之上,围绕患者相关因素,针对性制定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环境护理、药物护理等[2]。经过护理的规范展开,患者在优质护理干预下拥有更好的治疗环境、治疗情绪以及健康知识掌握,同时药物治疗效果更为理想[3]。本研究中,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实验组患者卧床肺部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之后,患者的肺部功能明显改善,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优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婷婷. 谈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慢阻肺病人肺功能的影响[J]. 健康前沿, 2019, 28(7):100.
[2]刘玲玲.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评价[J]. 健康养生, 2019, 1(5):56.
[3]曾丹.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7):2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