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门诊的研究进展及思考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朴红花
[导读]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疾病的病程时间较长,并且往往是终身性疾病,
        朴红花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疾病的病程时间较长,并且往往是终身性疾病,糖尿病具有较多并发症并且危害严重,现阶段无治愈的方式,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国家的发展引发重大的经济负担。研究发现,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提升,且糖尿病群体在院外占有更大的比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教育等问题是改善患者预后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门诊;思考

        糖尿病主要的特征是高血糖,部分患者采用住院治疗,由临床医师来监督患者的日常用药与饮食,可以保证患者遵医行为符合临床医师的要求。然而,多数患者还是处在院外进行居家治疗,但是据调查发现,我国的社会服务体系尚且不完善,糖尿病患者在居家治疗中往往无法遵守医嘱,导致预后较差,引发诸多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疾病研究的发展,糖尿病护理门诊不断完善疾病教育体系,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1.糖尿病护理门诊出现的背景
        随着临床护理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糖尿病患者对护理和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护理方式已经无法疾病治疗的需求。近年来,糖尿病研究不断深入,糖尿病护理内涵被不断挖掘,认知到疾病护理对于改善预后的重要性[1]。糖尿病群体不断增大,非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占有更高的比例,为该群体提供护理服务,为其提供延续的护理服务,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所以我国出现了糖尿病护理门诊。
2.糖尿病护理门诊的作用
2.1 改善患者遵医行为
        通过糖尿病护理门诊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研究发现,患者个体的遵医行为是影响治疗成果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然而,在健康教育期间,长期患有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诸多违背临床医师要求的行为,产生久病成医的观点,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改变用药剂量、更换药物,部分患者甚至追求偏方来进行治疗,对于患者长期治疗极为不利。
        随着糖尿病护理门诊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护理人员要鼓励、暗示、耐心倾听等方式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正视疾病,激发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帮助患者提高对抗疾病的信心。为患者开展疾病教育,让患者认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在糖尿病疾病治疗中的重大意义。例如,在讲座完毕,医护人员可以采用宣传手册的方式,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疾病患病的原因、传染途径、症状、并发症、注意事项等等,纠正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认知,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2]。纠正患者对疾病和服药的认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帮助患者学会调整心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不适,逐渐稳定控制病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更全面、正确的认识。


2.2 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指标,通过血糖检测调整饮食计划,可以更好的保证营养平衡,调整血糖。据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是患者服药依从性低,患者缺乏科学用药意识。通过血糖计检测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血糖的认识度,降低患者的不良应用观念,有利于改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实现长远控制血糖的目的。糖尿病治疗中,不仅要控制血糖指标,而且要预防靶器官病变,降低疾病的致残率。但是单纯药物治疗无法控制血糖,对于组织器官的保护无明显作用。糖尿病护理门诊,可以更好地提升血糖控制效果,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3]。
2.3 改善并发症发展情况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持续上升会对于患者心脏、神经系统和血管等功能造成影响,还会诱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糖尿病护理门诊下,结合患者的病情、年龄、文化程度设计教育方案,采用视频、手册的方式指导患者如何使用胰岛素、如何处理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并发症体检活动,包括视力体检、躯体活动体检、神经病变体检,帮助患者认识到并发症的危害,帮助患者积极控制血糖。
3.糖尿病护理门诊的发展情况分析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作用缺陷引发的多器官系统损伤疾病,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群体。现阶段,我国糖尿病的护理门诊发展主要是采用一对一指导的方法,该方式可以有效保护每一位患者的疾病与隐私,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还有一种方式是定期讲座法,利用PPT影像资料等方式为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饮食注意事项日常生活饮食等等。此外,还可以采用疾病宣传手册、病友交流座谈会、宣传栏、微信、朋友圈疾病教育以及家访等等,糖尿病护理门诊服务立足患者的真实感受,切实满足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需求,有利于调整患者情绪态度,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强化患者治疗信心,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恢复。糖尿病护理门诊可以帮助患者学会自觉调整心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不适,逐渐稳定控制病情,了解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更全面、正确的认识[4]。
        但是,根据实际的深入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糖尿病护理门诊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缓慢,主要问题体现在我国糖尿病诊断治疗团队人员资质参差不齐,多数糖尿病护理门诊中,只有医生与护理人员缺乏专业营养师。但是患者数量庞大,而糖尿病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导致护理工作的开展存在人员缺失等问题,临床工作人员缺乏更多的时间与患者一对一进行交流,降低整体护理质量。
3.讨论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疾病研究而言,护理门诊的出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社会效益,为糖尿病护患者开展护理门诊可以更好地改善教育效果,对于患者的遵医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为患者控制血糖,调整作息,有利于改善并且延缓糖尿病引发的相关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高清,韦汉兴,高小惠.糖尿病护理门诊的研究进展[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5):197-198.
[2]李淼.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预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9,38(1):193-195.
[3]朱传美,胡晓坤,李薇, 等.糖尿病足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20,35(5):618-623.
[4]郭春秀,熊钰,王双芹.适用于糖尿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与饮食护理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4):4562-4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