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宇
启东市中医院 江苏南通 226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骨折病人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给予患者最佳的防范措施,避免骨折护理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在2018年11月到2020年11月期间,研究人员收集100例老年人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老年人骨折安全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事故发生率情况。结果:参照组的不良事故发生率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骨折患者采用老年人骨折安全护理可以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老年人骨折安全护理;常规护理;不良事故发生率
老年人骨折发生率随着我国当前的老年化的社会发展也在逐渐的增加。老年人骨折患者与其与老年疾病患者和年轻骨折患者的护理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1]。老年人骨折安全护理针对与老年人骨折患者,不仅仅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的骨折治疗的规律,而且同时还可以预防老年骨折患者负面情绪的滋生,减少不良事故的发生[2]。现列举100例老年人骨折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在2018年11月到2020年11月期间,研究人员收集这一阶段在我院诊治的100例老年人骨折患者,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参照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69.91±3.62)岁。研究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69.93±3.61)岁。不同组别患者的一般资料差距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
1.2.2 老年人骨折安全护理
研究组行老年人骨折安全护理。
(1)部分老年人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以及生理特点,往往对于骨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同时自身伴随着一系列的全身性疾病。所以老年人在骨折治疗过程当中,往往容易出现一系列的不安全问题,其自身心理也会引发一系列的负面情绪,诱发不良事件的发生。
为了有效的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注重对于老年骨折患者的相关心理安抚以及日常护理细节,通过对于患者的有效心理引导以及生活细节的重视,进而实现对于患者治疗过程的良好行为控制,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2)部分患者往往对其自身的疾病认识不足。老年骨折人群患者自身与其他年纪以及不同疾病的患者对于骨折的认识和护理需求往往都存在不同,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措施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于不同患者之间的个性化措施制定。骨科护理人员需要在开展护理措施的过程当中,重视患者的骨科护理 同时重视整体护理,避免老年顾客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意外,导致护理纠纷以及护理失误的出现。
1.3 指标判定
观察患者的不良事故发生率情况,不良事故主要包括为:护理投诉、护理失误以及操作不规范。其中不良事故发生率=(护理投诉+护理失误+操作不规范)/总治疗人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人员采用SSPS 26.0软件分析,以%表示不良事故发生率,例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证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老年人骨折患者的不良事故发生率情况,参照组护理操作不规范有4(8.00%)例,护理投诉1(2.00%)例,意外事件3(6.00%)例,共总护理满意度8(16.00%)例;研究组护理操作不规范有2(4.00%)例,护理投诉0(0.00%)例,意外事件0(0.00%)例,共总护理满意度2(4.00)46(92.00%)例,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到结果为:(X2=4.000,P=0.04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常规护理在老年人骨折患者护理中经常会发生很多的护理事故,很多不安全因素的叠加导致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故,降低了护理满意度[3]。护理人员根据大量老年人骨折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个性化信息制定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主要为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生理特点;提高患者的疾病认识水平[4]。
对比两组老年人骨折患者的不良事故发生率情况,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故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人骨折安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不良事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晴华,张穗珍,陈建云,等.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行PFNA治疗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7):154-156.
[2]迟贞艳.预见性护理在提高老年人骨折后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6):286-287.
[3]刘丽群.老年人骨折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5):230.
[4]刘凯.老年骨折病人的护理重点[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