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霞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目的:分析患者门诊就诊期间接受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后满意情况以及就诊效率。方法:选择2019年5月15日~2020年8月12日到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患者进行门诊优质护理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比组(60例门诊患者,常规门诊护理)与实验组(60例门诊患者,优质门诊护理),观察患者满意情况与就诊效率指标。结果:对比组门诊患者需求响应时间、平均等候时间均高于实验组门诊患者,P<0.05;对比组门诊患者满意例41例(68.33%),低于实验组门诊患者满意51例(85.00%),P<0.05。结论:患者在门诊就诊期间接受优质护理,可以提升就诊效率、患者就诊满意指数,应用效果十分明显。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门诊就诊;就诊效率
门诊是医院接诊轻症病人的主要医疗场所,每日患者流量大,门诊医务人员工作负担较重,护患纠纷发生频率高,患者对于门诊护理满意度不高[1]。此次研究,选择2019年5月15日~2020年8月12日到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患者进行门诊优质护理研究,改善门诊患者就诊环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2019年5月15日~2020年8月12日到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患者进行门诊优质护理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比组(60例门诊患者)与实验组(60例门诊患者)。对比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68岁,平均年龄(35.47±3.18)岁;<12岁20例,12~18岁5例,18~59岁10例,>59岁25例。实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35.48±3.17)岁;<12岁21例,12~18岁6例,18~59岁9例,>59岁24例。门诊患者基线资料对比P>0.05,符合此次门诊优质护理研究要求。
纳入标准:(1)于我院门诊部就诊;(2)门诊患者知情同意此次门诊优质护理研究内容。
排除标准:(1)语言交流障碍;(2)意识模糊;(3)中途退出此次门诊优质护理研究人员。
1.2门诊护理
对比组门诊患者接受常规门诊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门诊护理。
常规门诊护理:(1)门诊分诊;(2)测量患者体温;(3)引导患者进入门诊室;(4)解答门诊患者疑问;(5)提供其他门诊护理帮助。
优质门诊护理:
环境控制:(1)做好患者等候区清洁工作,注意细菌、病毒消杀,预防医源性感染;(2)设置电视等视频播放器,避免患者等候期间烦躁;(3)提供报纸、健康知识宣传册等;(4)在座椅上放置保温垫;(5)设置热水供应处、厕所等指示标识;(6)使用电子系统软件叫号,提前2号安排患者等候就诊;(7)引导患者不要大声喧哗。
病情监测:(1)测量门诊患者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2)通过简单问询了解患者发病情况,获取相关信息,并根据病情轻重情况调整就诊顺序。
沟通交流:(1)使用礼貌、温和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引导患者主动说出自己的诉求,并积极解决门诊患者所提出的问题。(2)如果患者不理解、质疑门诊护理工作的开展,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相关原因,必要时对其进行有效引导。
心理护理:门诊就诊人员年龄层跨度大,护理人员要针对性开展心理护理工作:(1)针对儿童患者:护理人员要注意语气轻柔,告知患儿不要害怕,利用电视为其播放动画片,缓解其恐惧感;(2)针对老年患者: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控制好声音大小,让其清楚了解相关治疗内容,并及时给予协助;(3)针对情绪焦躁的中青年患者:护理人员要有理有据地耐心解释相关内容,并通过健康宣教等多种方式进行宣讲;(4)针对疼痛症状难忍的患者:则要及时安抚,必要时争取医生意见提前就诊,并将相关信息告知患者,稳定患者因为疼痛引起的情绪激动问题。
1.3观察指标
就诊效率:(1)需求响应时间;(2)平均等候时间。由此次门诊心理护理研究人员统计患者需求响应时间、平均等候时间。
满意程度:(1)满意;(2)一般;(3)较差。由此次门诊心理护理研究人员统计患者对于此次门诊护理是否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此次门诊心理护理研究数据。就诊效率行t检验,满意程度行卡方经验,检验中P<0.05则表示差异性大。
2 结果
2.1就诊效率
对比组门诊患者需求响应时间、平均等候时间均高于实验组门诊患者,P<0.05,如表1。
.png)
3 讨论
门诊护理工作开展期间,护理人员主要负责预诊分诊、观察患者生理指标等多项工作任务,为患者创建良好的就诊环境[2]。但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可以发现患者人数众多,情绪焦躁,容易引发多种纠纷,降低门诊就诊效率,患者对于门诊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不高。护理人员采用优质门诊护理措施,可以提升患者门诊护理期间的优质体验感,配合门诊护理措施,从而有效提升门诊护理工作时效性[3]。此次研究,选择到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患者进行门诊优质护理研究,实验组门诊患者对于门诊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就诊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说明了采用优质门诊护理工组的必要性。数据差异性原因,此次研究中所采用的优质门诊护理涉及环境、交流、心理、病情监测等多方面,基本覆盖了门诊患者对于门诊护理工作的大部分需求,力求让门诊患者感到优质、舒适,因此实验组门诊患者数据更好。
综上所述,患者在门诊就诊期间接受优质护理,可以提升就诊效率以及患者满意指数,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何凯仪,苏洁雯,叶城燕.优质护理服务对内科门诊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0):71-74.
[2] 唐侠,包满珍.门诊护士和病人对优质护理服务认知情况的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139-141.
[3] 王吉美,刘忠荣,安桂娟.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医学,2016,37(9):2352-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