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对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控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殷峰 胡蓓蓓
[导读] 目的 探究护理工作对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
        殷峰  胡蓓蓓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工作对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 对引起院内感染相关因素与护理管理的影响展开全面调研。结果 院内医务人员认识欠充分、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滥用是影响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 为提高院内感染防控水平,强化院感知识培训,完善护理管理,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措施、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对合理使用抗生素,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体系,从而有效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
        【关键词】护理工作;院内感染;影响因素;防控
        
0.前言
        院内感染管理是衡量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与护理工作有十分紧密的关系。院内感染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医院护理质量、病床周转率,导致医院的经济支出增大,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对社会的稳定产生消极影响[1]。院内感染是住院病人在医院内部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感染、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一般不包括入院前或入院时已潜伏的感染。护理人员是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力量,通过改善护理行为或护理管理,能有效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2]。本文就护理工作过程对院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和控制的相关措施,分析如下。
1.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中的地位
        医院是疾病患者密集的场所,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的致病菌。医院内部与患者直接接触的都是医护人员。由于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环境需要接触各种疾病的患者、各种存在感染隐患的手术器械,长期在X 射线、紫外线灯的辐射下工作,会增加工作人员感染风险;患者平时使用的抗生素、麻醉机、消毒等均可能对患者产生危害[3]。
护理工作中一旦有疏忽,就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加强院内感染监控和预防管理非常重要。是减少医院内医护人员发生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加强各科室的护理管理,是做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工作,护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与掌握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技术等,减少医院感染发生与扩散,保障临床护理活动安全进行。
2.当前院内感染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医务人员认识不充分。目前很多医护人员对院内消毒与感染预防的工作不够重视,护理操作过程中无菌意识薄弱,对院内感染的危害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等,忽略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导致院内感染发生,对患者和医院造成严重危害[4] ;另外,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工作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不利于对患者安全护理。
2.2 侵入性操作较多。近些年,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尿管、胃管插入等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由此引起不少医院感染隐患,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通常身上会插入多根导管,如果护理不当,为细菌入侵打开门户,容易引发相关性感染。
2.3 抗生素滥用情况。目前医院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普遍,滥用抗生素可能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耐药现象。滥用抗生素还会损害患者器官,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等。
2.4奖惩落实不到位。

在护理人员的奖励与惩罚上,管理比较被动,处罚力度小,效果不明显;由于目前奖惩制度的落实存在局限性,对于应给予的奖励,未能落实到位,导致护理人员出现不满情绪,在护理操作中带着情绪,影响护理质量,增加感染风险。
3.提高护理管理、加强院感监控措施
3.1 强化院感知识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定期组织《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制度的学习培训,并在培训结束时对护理人员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一次性物品及医疗废弃物的处理、预防手术感染的护理操作,职业安全防护等进行考核,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主要目的是掌握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性,确保所有医护人员都能够充分重视医院感染工作,最终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和预防感染水平。
3.2 加强易感科室的监控。手术室、母婴室、重症监护室等是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加强易感科室的管理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对易感科室的病房严格把控,控制每天的探视人数,减少人员流动,做好自我防护工作,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明确区分无菌区、污染区以及清洁区,对器械严格进行消毒 ;护理时做好洁污分流与消毒隔离工作,保证病房干净整洁,定时通风,病床被褥及时更换、消毒;对于管理相对薄弱的环节,可采取“蹲点”方式,将院内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3.3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护理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抗生素,一旦发生使用错误或者滥用的情况,易使部分细菌产生耐药性,或产生其他不良作用,对患者造成多重伤害。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细菌培养结果,确定病原菌以及药敏反应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需将过度使用抗生素或滥用抗生素存在的危害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由于患者或家属的误解而导致二次感染的发生。
3.4加强器械消毒与卫生监控。医院作为人口密集的流动场所,每天都收治大量的疾病患者,消耗大量的医疗用具,大量医疗器械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才能够继续使用。应当加强日常检查与卫生监控,例如对温度计、听诊器等加强日常检查,加强消毒处理。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中,是最长时间接触医疗用具的人,因此医护人员必须严格加强监管,他们是感染的直接监管者,也可能是感染的第一受害者。长时间接触医疗用具的情况下,应当勤洗手,防止手部直接接触造成的感染,控制自身行为的规范性,避免一时疏忽造成自身卫生不整洁,导致自身感染,造成交叉感染,产生严重的后果[5]。
4.结论
        总之,护理人员在院内感染管理与预防控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院内感染的管理与预防控制贯穿了整个护理工作。对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加强护理管理与卫生监控的重要措施,对于减少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医院多存在医务人员认识不足、侵入性操作较多、滥用抗生素等情况,导致院内感染率增高。通过强化院感知识培训、加强易感科室的监控、规范抗生素及加强器械消毒与卫生监控等,有助于不断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和监控水平,减少院内交叉感染,使院内感染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护患者与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尚秀娟,李素新,李广茹,等.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669-3670.
[2]曾莹,杨瑾,王利芳,朱玉燕.浅谈护理工作中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J].医院管理论坛,2018,35(02):58-60.
[3]蔡水彦,王小婷,李彩萍.浅析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今日健康,2016,15(2):199.
[4]李亚妹,王亮,栗爱珍,等.医院感染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408-1409.
[5]陈洁,蔡圆圆,胡碎钗,等.优质护理对院感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5,32(5):4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