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张蕊
[导读]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张蕊
        江苏省徐州市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颅底肿瘤外科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8月114例我医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9例,女性56例;年龄为58~76岁,平均为(61.0±5.6)岁。根据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共计57例)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共计57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等措施。观察组术后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应用能够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颅内血肿清除术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用治疗方法,但是该术式均有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需要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主要是基于生物医学模式提出的护理措施,只关注治疗措施的实施,没有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此总体护理效果不够理想。优质护理是基于以人为本理念提出的而一种护理方法,主要是通过优化基础护理,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了进一步分析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2016年1月-2020年8月114例我医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8月114例医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9例,女性56例;年龄为58~76岁,平均为(61.0±5.6)岁。入选标准为:结合临床病史、体征以及头颅CT、MRI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排除标准: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根据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共计57例)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共计57例)。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等措施。
        观察组术后采取优质护理,具体措施为:①病情评估: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生命体征紊乱、意识障碍等症状,因此需要科学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术前GCS评分高且和合并脑实质损伤的患者,术后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为了保障术后血压平稳,需要保持病房的安静,并且让患者控制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升高。术后颅内压升高可能诱发脑疝,因此需要给予利尿剂控制颅内压,对于出现头痛、呕吐、躁动且伴随意识障碍的患者,需要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警惕脑水肿的发生。②并发症护理:术后保持侧卧位,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痰液粘稠者可以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进行负压吸引清痰,预防肺部感染;舌后坠患者可以托起下颌或者是放置通气导管,预防气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床头抬高15~30°有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水平;指导患者术后不能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不然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而引起脑疝。术后要多吃新鲜蔬果,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需要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同时可以使用物理预防措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例如穿戴弹力袜或者是使用压力装置。为了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直到恢复普食,对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需要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止血,并适当输血预防失血性休克。③引流管护理:固定引流管并叮嘱患者不能过度活动头部,在翻身时要保持动作缓慢,避免引流管脱出、位移,定期检查引流管通畅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诊中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残疾率和死亡率。颅内血肿清除术是目前该病常用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清除血肿,改善颅内压,但是该术式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常规护理的总体应用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优质护理是基于以人为本原则提出的护理模式,主要是根据患者临床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目前卫生部门已经在临床开启了优质护理临床应用推广活动,并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从而维持医院平稳运行。优质护理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重视患者的身心需求,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体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术后优质护理的实施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的应用能够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资料:
1    刘兴芝;;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J];饮食科学;2018年24期
2    魏丽丽;;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年38期
3    华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年S1期
4    李彬;;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年08期
5    罗春梅;;优质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年06期
6    郑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27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