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北京,100035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中风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中风后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0%,实验组总有效率9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充分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康复护理 中风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中风是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类型,在临床中很常见,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1]。中风患者可通过积极性治疗挽救生命,但大多数患者会留下后遗症,如肢体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会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运动功能造成影响,并使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我院针对中风患者采用了康复护理干预,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中风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48~77岁,平均(58.8±2.9)岁;病程1~12个月。实验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46~80岁,平均(59.6±2.8)岁;病程1~11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行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中风。(2)患者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3)患者无精神病史及认知障碍,无严重心肺功能异常者,可配合护理操作。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中风后的常规护理,包括:生活起居,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1)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康复指导,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性或被动性训练,包括床上运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翻身等锻炼。(2)对于言语不利者给予患者言语训练,从简单的字词句开始,逐渐增加难度,通过“示教模仿”的方法纠正患者错误的发音。(3)对于轻度吞咽困难患者给予摄食训练及体位训练,对于中度及重度者给予间接训练,包括:增强口面肌群训练,舌体训练,咽部冷刺激,空吞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4)对于卧床患者给予患者良肢位的摆放,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进行训练。(5)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尽早开展肢体功能锻炼,针对上肢如前臂外旋,肩关节伸展,针对下肢选择坐起,站立训练,逐步过渡到步行训练等,在肢体功能锻炼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强度过大,造成肢体或关节的损伤。
1.4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中医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中的运动功能积分评估疗效,痊愈:当积分18分,可独立生活和行走;显效:当积分12分,肌力改善超过2级,可自主生活;有效:当积分增幅超过4分,生活仍依赖他人;无效:当积分增幅不足4分,肌力无改善,需他人照顾。
2结果
实验组: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4例
对照组:痊愈10例; 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2例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风常因本体虚弱,阴阳失衡,气血逆乱和肢体失养所致,因此在治疗时不仅需要中西医调理,更需要康复运动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充分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木爱塔尔,吾甫尔,萨比热木·尼亚孜.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医护理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7):242-243.
[2]刘雪莲,蒋茶英,陈闯宏,等.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75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