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的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童丽丽
[导读]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
        童丽丽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消化内科,安徽  合肥230022

        【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本院诊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随机划为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即参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生理机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各数据间有意义(P<0.05)。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试验组则为10.00%,各数据间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使用,可在改善其生存质量的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胆总管结石;ERCP术;并发症;效果
        胆总管结石作为现代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致病因素复杂的特点,但却和机体饮食、生活等因素密切相关。个别患者中,因结石位置的特殊性,难以借助常规检查、手术等方式确定其位置,而胰胆管造影则是在融合造影剂、造影技术的前提下,起到胆总管显影的效果,以此为患者手术创造条件。虽然胰胆管造影术具有疗效佳的优势,但造影剂、造影时间和手术等因素的制约,使患者存在极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此,抽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本院诊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思考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表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本院诊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随机划为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即参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均在30-76岁,中位数为(64.11±10.59)岁;病程区间在3-11年,中位数为(8.56±3.60)年。试验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均在33-78岁,中位数为(65.24±10.69)岁;病程区间在2-12年,中位数为(8.55±3.46)年。各数据相似(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即以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护理为主导。具体如下:高淀粉酶血症。术后机体尿淀粉酶呈现异常,使之难以正常代谢。可要求患者术后采取半卧位静养,定期做好血液和尿液淀粉酶指标的测定。若患者表现为高淀粉酶,则可要求其少食/不食高脂类、硬质地类、刺激性食物,最大限度上服用易消化类和低脂类食物,且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胰腺炎。定期检查患者胰腺功能指标的变化,若血检超出正常范围,可合理使用消炎药御医救治,且时刻注重患者饮食卫生、作息正常。胆道感染。往往是由术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环境卫生不达标、患者自身卫生不合格等问题导致,且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部体征、黄疸。对此,可做好病房环境的定期消毒,叮嘱患者自行消毒器具,检查其体温变化,一旦表现为异常需立即救治。消化道出血、穿孔。多因机体凝血功能障碍引起,术后可对患者体征表现予以观察,若表现为皮下出血、流鼻血和阴道流血等现象,需立即处理,以此保证患者凝血功能的正常。创口感染。和引流管相关,可指导患者绝对卧床静养,在保证个人卫生清洁的前提下,倡导膳食结构,鼓励患者自行且自主表达腹部感觉,若表现为疼痛需立即告知医师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前者包含生理机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后者包含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胆道感染、消化道出血/穿孔、创口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借助统计软件SPSS21.0,对本文数据汇总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x2经验。若P>0.05,则证明数据相似,无研究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质量评分 试验组生理机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各数据间有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具有高患病率的特点,且在病程长、病因复杂的情况下,使患者多集中在中老年,往往是以手术救治的方式,起到结石切除的效果。例如:胰胆管造影手术,虽可起到疾病救治的目的,但却存在诸多并发症,例如胆管感染、创口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等,可借助针对护理预防的方式,起到并发症控制的目的。以预见性护理为例,是以患者身体情况为前提,对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予以预防性护理的措施,能够从根源上消除并发症。总之,针对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使用,可在改善其生存质量的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敏.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9):19-20.
[2] 成丽销.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6):170-171.
[3] 梁顺萍.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的效果[J].甘肃医药,2017,36(4):308-309.
[4] 廖敏霞.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价值[J].健康前沿,2016,23(6):94-94.
[5] 高燕萍,梁淑华,何月娥.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预防中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5):677-6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