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菲菲
柘城县人民医院 河南商丘 476200
【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此次的研究对象均选自于到我院进行阴道分娩且在产后发生出血的产妇,入院时间段在2018年8月~2020年7月,入选产妇共70例,将其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产妇35例。研究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止血用时、产后出血改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降低(P<0.05),止血用时明显减少(P<0.05),且产后出血改善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止血,对产后出血情况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
部分阴道分娩产妇会出现产后出血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较多包括宫缩乏力、胎盘残留、凝血功能障碍等等,宫缩乏力是相对更为多见的诱发因素[1]。如果产后出血得不到良好改善,将可能引发更多并发症,包括失血性休克、昏迷等,甚至可以威胁到产妇的生命[2]。因此,加强对产后出血的改善十分必要。处理治疗以外,护理在产后出血改善的干预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对针对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状况的改善作用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的研究对象均选自于到我院进行阴道分娩且在产后发生出血的产妇,入院时间段在2018年8月~2020年7月,入选产妇共70例,将其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产妇35例。研究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为(28.53±6.05)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56±1.01)周。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为(28.76±6.11)岁;孕周39~41周,平均孕周(40.06±0.88)周。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展开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产妇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研究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产时护理:在分娩过程中,观察胎儿娩出情况,在其头部与肩部娩出时,遵医嘱为产妇注射缩宫素,在胎儿完全娩出后,对产妇的产道进行及时检查,当发现产妇出现了宫缩乏力现象,徒手将胎盘剥离。在胎盘被完全排出后,如果产妇出现了宫缩乏力的情况,立即为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于静脉滴注催产素,另一条用于静脉滴注缩宫素,并进行肌肉注射麦角新碱;如果产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积极输注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等,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2)产后护理:在产后积极为产妇进行子宫的按摩,护理人员一手握拳置于阴道的前穹隆部位,将子宫前壁顶住,另一手将产妇的腹部按压住,促使子宫前屈,保持1分钟后,护理人员用双手将子宫紧压进行按摩,多次重复;鼓励产妇采取母乳喂养,以促进催产素分泌。护理人员与产妇积极沟通、交流,给予产妇更多的鼓励与帮助,说明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改善方法,减少产妇的不必要顾虑。指导产妇在饮食上选择低盐、柔软易消化的食物,以高蛋白、高纤维、高能量食物为主,采取少食多餐进食方式,保持充足的饮水与维生素补充。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止血用时、产后出血改善效果。
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分别采用HAMA量表和HAMD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情况。HAMA量表:总分56分,评分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严重,评分<7分为正常。HAMD量表:总分96分,评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严重,评分<8分为正常[3]。
改善效果:效果显著:出血量在护理后2小时明显减少,子宫收缩增强;有效:出血量在护理后3小时明显减少,子宫收缩增强;无效:通过护理后未明显控制出血情况。总有效率=效果显著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卡方(x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对比两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和止血用时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降低(P<0.05),止血用时明显减少(P<0.05)。见表1。
3 讨论
针对性护理是采取以人为本的原则所制定的护理方案。在改善产后出血的护理中,需要分析产妇的不同出血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在与产妇的沟通中应当根据其不同的理解能力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4]。针对性护理能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护理方式提高护理质量。
在此次研究中,与常规护理下的产妇相比,针对性护理下的患者,其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更低,止血用时更短,且产后出血改善有效率更高。导致这一差异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在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胎儿的分娩情况,对产妇预防性地使用了缩宫素,在分娩完成后,立即对产妇的缩宫情况进行判断,对出血量进行准确评估,针对具有产后出血风险的产妇,及时建立静脉通道,根据产妇的出血原因,针对性使用促宫缩的药物或者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等,以控制产后出血量。②在产后,护理人员及时为产妇进行子宫按摩,也是促进宫缩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帮助子宫复原[5]。③护理人员注重产妇的产后心理状态,尤其是出血量较大的产妇,通过对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讲解,能够减少产妇的顾虑,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产妇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让产妇能够快速理解,帮助其保持良好心态,促使产妇能够良好配合[6]。
上所述,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止血,对产后出血情况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艳.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2):222-224.
[2] 滕明英.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9,9(15):177-178.
[3] 冯怀,张丽丽,刘昕,等.针对性护理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6):159-161.
[4] 卜香兰.预见性护理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作用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1):114-115.
[5] 王婷,陈甜.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9):96.
[6] 王静华.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0):1533-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