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罗实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罗实
[导读] 【摘 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理念,本文主要阐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教师对同学的评价、同学与同学间的评价、以及同学的课堂反馈等方法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德育 渗透

        罗 实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博爱小学校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 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理念,本文主要阐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教师对同学的评价、同学与同学间的评价、以及同学的课堂反馈等方法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德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0-010-02
        德育教育是是对品德、思想、法律等方面的综合性教育,它与同学的发展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智力、体育、美育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对于德智体美的教育,采用互相结合的方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体育中,老师对于同学的影响至关重要,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就会受到体育老师一举一动的影响,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教育是可取、简便易行的途径。小学生在上学伊始,对于教师的言行也会学习和模仿,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接受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小学生进行德育的基础和初级阶段,所以在教师正确的指导和引领下,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抓住此次难得的机会进行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此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二、怎么样在小学体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1、把握住渗透教育的特点。小学体育教育是普遍的。比如:在教室上课的时候按时到达,给同学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从细节入手,给予小学生及时的鼓励、指导。另外,在运动会上,可以培养小学生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在长跑的练习中,要坚持给小学生以鼓励,小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动力,从而锻炼不屈不挠的意念、坚持不懈的品格。
        2、教师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小学生会通过老师的行为判断事情的合理性,老师的行为对小学生有极强的影响性,所以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语言和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团结友爱、竞争优先的平衡,在学生竞争的基础上获得动力,与此同时能有集体意识的理念,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会使集体欣欣向荣,集体中的个体全面发展。对于学生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从而对他们有切实的指导和教育,让同学们感受到被关注、被关心,从而有足够的动力学习和生活,在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过程中得到道德的培养。
        3、在小学体育中渗透德育方法的具体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的,游戏能够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起到强健体魄的作用。比如:毽子跳绳接力比赛,是常见的一个体育游戏。基本技能要求比较低,所以学生们都可以积极踊跃的参与,保证了人员的普遍性,有良好的实践基础。游戏的比赛规则简单,小学生能够很快掌握,同时不会局限于那女的性别。这个游戏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游戏规则,主要是踢毽、跳绳。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与此同时,通过游戏,可以让学生们学的更多德育方面的知识。其次,在上体育课时会需要做预备工作:整队、搬器材、点名、发器材、分组等。在这些平常的琐事中都可以窥见出小学生的品质道德的水平,同时在这些平常的琐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些是每节课必须经过的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遵守学校相关规定的执行力、是否守时的自律能力。-滴水可以反射一个世界,一件小事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整体素养。
        4、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爱国主义精神。佩戴红领巾是成为少先队员的标志,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有着积极地作用。在课间可以讲述一些和体育健身有关的事件。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历史中的东亚病夫到现在的体育强国,都是中国人民注重体育事业,积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结果。特别是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对于我国的体育事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最近的亚洲运动会上,中国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体育界有许多著名的人物,比如姚明、刘翔、郭晶晶等,都可以成为鼓励小学生的素材,让他们感受到锻炼身体,为国争光的使命和荣誉感。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信来自于不断地肯定和坚持,来自于不断地创造和实践。在日常的训练中可以让同学们自己的参与进来,出谋划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锻炼方法,学生之间的什么题素质是有差异的,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对自己肯定,最好的比较方法就是超越昨天的自己,通过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第三,培养学生顽强的精神。在百米接力的训练中,可以训练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在学生切身的体会到奋斗和拼搏,投入自己的全身力气赢得周围人的掌声,是全力争取的机会。在接力棒传递的过程中,不仅是棒的交接,同时是信任和凝聚力的交接,是顽强精神的完美体现。
        三、如何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进行常规课程教学时,应根据课程特点,确定教学指导思想,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自主、探究和合作等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提高应用知识、技能的能力,让德育教育自然地贯穿于体育教学活动之中。
        (二)根据教材特色,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渗透应遵循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应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的需要,按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技能形成的规律,针对不同的教学教材,制定相应的德育教育目标。
        1.在耐久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坚强,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教育。在耐久跑中,学生因怕苦怕累,会出现畏难情绪,是坚持到底还是半途而废,教师要抓住个别现象,不失时机地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也可号召学生向- -些知名的奥运冠军,崇拜的体育明星学习,学习他们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坚强的精神,以此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2.在游戏与球类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热爱集体,互帮互助,战胜困难的良好品质。


对待同伴的失误、对方的犯规以及裁判的判罚,对参与运动抱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的各种品行、作风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强烈。这就会给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抓住教学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优势,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在课中把握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将德育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每个点,因地制宜地制定一系列要求与措施,有步骤、有层次、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与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保证体育教学正常有序进行。由于体育教学的空间大、范围广,在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时,教师必须妥善处理,提倡合作学习和小组教学活动,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渗透德有教育
        教师必须要有崇高的师德,师德师学生的指路灯,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以良好的师德、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去教育学生,以爱岗敬业、爱党爱校的思想影响学生,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农村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角度和多方位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教学重点,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启发、诱导、沟通等步骤,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保证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开展。
        总之,中职体育教育不仅在于育人,更在于育心,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把思想品德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才能把“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做好、做实;才能真正完成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诱导教育
        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教材中大多数项目都是通过集体配合进行的。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球类教学和比赛中努力培养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学会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致, 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利用技河、跳绳教材特点,培养学生维护集体利益,懂得人心齐、泰山移的意义。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让同学们在练习中体会相互协作、尊重对方的重要性,使他们自觉地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在协作中以别人之长补已之短,提高自己的技能。田径项目的练习既苦又累,枯燥乏味。特别是中长跑教学时,有些同学更是感到心里发怵。这时,教师除了要对同学们进行跑的技术、呼吸方法、体力分配的指导外,还要进行中长跑锻炼的实践意义教育,启发同学们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坚持,以不怕苦、不怕累的坚毅精神战胜自我,顽强拼搏,奔向胜利的终点。
        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要使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有趣的练习进行教育,避免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教师的语言要具体形象。通过讲述现实生活中长年坚持中长跑、冬泳、武术等锻炼身体的小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索质投人学习和令后的工作。中学生自控能力差,往往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充满热情,循循普诱。学生兴趣广泛,好胜心强,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以正面教育为主,少批评,多表扬,加强正确引导。
        六、把握品质教育的时机
        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延误时机可能失去教育的针对性。例如在教学支撑跳跃项目时,往往有许多女生由于生理的原因会产生畏惧心理,这时教师要及时加强保护措施,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加以引导,鼓励她们大胆地做动作,-且出现转机, 应及时加以表扬,并让他们重复练习,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增强参与锻炼的自信心。在组织竞赛活动中,体育教师既是教师,又是裁判,-举动会直接影响学生,裁判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竞赛参与者的情绪和技术水平的发挥。所以,体育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高超技术、技能、技巧去影响学生,还要以自己的规范行为、严谨的工作态度去诱导学生。
        七、让学生学会感恩
         “望子成龙”这是普天下做父母的良好心愿,时时处处父母对子女都关爱有佳,但学生普遍缺乏感恩心态,无论同学、老师还是家长为他做多少事,他都认为是应该的。这样很不好,我们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首先利用体育课教会学生手语《感恩的心),再利用身边的小事进行诱导,比如感谢父母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感谢老师无私地传授知识,感谢同学们给我的帮助。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感谢我身边的每个人。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样会珍惜。
        总之,体育课是将智慧、体质、意志和品质溶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珍惜我们这一方育人的净土。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将体育教学和品质教育和谐统、 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教师的应有职责。
        结语:
        在小学生中渗透道德素养的教育,可以从多个方面实施,体育项目是多样的,比如:足球、篮球、羽毛器、健美操等。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设计不同的渗透方法,体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在强键体坡、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道德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曹国庆将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中J]教育教学论坛.2011 (31)
        [2]曹昌花让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0 (05)
        [3]谢晓杰,浅谈课堂中德育的渗透[].阅读与鉴赏(中旬) .2011 (04)
        [4]裴伟红,让体育课成为渗透德育功能的有效载体[J].考试周刊.2011 (41)
        [5]张葵,浅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发展学生个性四川体育科2006(4).
        [6]徐静娟,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9(15).
        [7]段志文,德育渗透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