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佳 (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教育局 四川 甘孜 626400)
【摘 要】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主阵地。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就是体育课的教学。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体育 教学质量 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0-014-01
一、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
很多体育教师知识局限于教授学生某种运动技术的细节,或把一种完整体育项目分成几个部分进行教学。其实,教师应该从整体上研究体育教材,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高度安排体育教学内容,不能简单地把体育教学看成是增进学生体质健壮的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一种工具,应该把教学活动放开搞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掌握动作要领,学到体育常识和锻炼技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身心适应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乐观的生活作风,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公正客观的处事原则,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不断改变、塑造者学生的人格品质。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出轻松的、愉快的、生动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可以自由地、快乐地学习,也会增加其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大部分学生对教师都有一种畏惧感,不敢接近教师,导致其不能有效地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在体育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完善(如胆怯、害怕教师等)的这一特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其在心理上有一个依靠,从而慢慢改变学生胆怯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展现其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对其产生崇拜之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使课堂能够有效开展。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可以促进其思维的创新、学习兴趣的培养,最终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最终促进课堂的有效开展。
三、突出学科特点,优化教学过程
一节有效的体育课必须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它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教会学生有用的知识、技能。
也就是说必须教会学生一定的运动技术、健身方法及健康知识,让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在适度的“苦”和“累”中达到身心愉悦,不断进步、树立自信心、体验运动的乐趣,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身体活动和玩玩游戏。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没有获得运动技术的进步,没有通过学习运动技术获得身心的愉悦的体育课,我们在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它不是一节有效的体育课。同时,在重视运动技术的学习时还必须避免用过去训练运动员的方法来教技术,不要过于追求技术的细节,必尽我们的目的是增进健康,我们的对象是每一个学生。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中学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收益,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创新意识;其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该鼓励学生有目的的质疑与实践,认真体会、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来精心培养,发动学生提出创造性的建议,正确对待和积极引导,既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为主”,主要是指在学体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扮演主导者,教师扮演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教师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严格执行新课改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小游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最终使学生喜爱体育知识,热爱体育锻炼。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并细心教导和鼓励,创设良好的、自由的、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差异化减小,力求每个学生通过学体育课程都能为将来强壮身体素质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六、提高体育课堂的游戏性
学生都有比较强的好胜心。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在体育课堂中对进行一些游戏性的体育比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游戏自身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活跃程度,减少害羞的心理。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她们对新鲜事物一般都充满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利用这一特殊心理,提高她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比如可以进行跳绳比赛、舞蹈比赛、乒乓球比赛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更乐意去参与,进而进行体育锻炼。
总之,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就一定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进而推动体育事业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牛继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J].《新课程导学》.2011.28.
[2] 李红军.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才智》.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