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凯 (四川省中江县城西中学 四川 德阳 550000)
【摘 要】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加强对学生指导,彰显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是现阶段教育的主要方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些教师运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数学知识详细讲解。尽管这种教学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然而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主要意义 具体运用 问题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0-017-01
数学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自主创新,不断发展,充分开发数学隐藏的价值。在诸多教学策略中,问题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彰显学生学习自主性,那么如何充分发挥问题教学的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每位初中数学教师深思。
一、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意义
问题教学法以数学知识为前提,设计贴近教材、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问题,依托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积极探索来掌握知识。问题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体运用
1.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数学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为此,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时应立足于生活,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从而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数学知识为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设计,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收集一些生活现象,运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展示这些内容,组织学生细致观察这些生活事物的特点当学生发现一些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顺势导出新内容,把全体学生合理分组,要求学生从这些生活现象中概括数学知识,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小组或者个人应给与赞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展学生思维。
2.遵循前后呼应的原则。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时,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把这些问题合理分类,如,以数学知识为基础进行设计问题、以数学策略为基础设计数学问题,由于设计思路不同,为题的侧重点和所起到的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立足于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教师在以数学内容为基础设计问题时学生只能对数学概念形成初步认识,如果教师以教学策略为基础提出问题,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不能加深理解和全面掌握知识,造成厌倦和恐惧学习心理,制约着教学效果。
有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遵循前后呼应的原则,运用数学内容总结问题,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指导学生完善认知体系,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生思维,为学生数学素养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3.有意识提出数学问题。现阶段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在各个方面的影响,一些初中数学教师习惯运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制约着学生思维发展,一些初中数学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在教学设计汇总缺乏针对性,以至于加大学生学习负担,影响教学质量,为了合理处理问题,打破这一教学束缚,在课堂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有意识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深度开发数学问题的价值,有意识有步骤的提出问题形式,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问题类型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4.有针对性设计问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开发问题教学法的价值,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形式单一和陈旧,便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丧失问题教学的价值,具体而言,在问题设计时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贴近教材内容,这需要教师明确教学任务,深入了解问题教学的素材,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设计问题,力求学生依托问题来加深理解知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在设计问题时教师需要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学习能力,以此为基础,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的问题,从而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最后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趣味性,针对一些初中生对数学产生的畏惧心理,在面对数学时会产生不良的情绪,不能全身心参与其中,学习效果自然不尽人意。为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融于趣味性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总之,对于一些初中生而言,数学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不同层次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不同的问题,甚至产生厌倦和恐惧心理,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 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时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和广泛运用问题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机,以学生为基础设计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华;初中数学课堂问题式教学法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王聪;;浅议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教师;2011年20期
4.刘玉红;;浅谈初中数学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4期
5.范鸿鸣;;问题式教学法在当前课堂教学中的新运用[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7期
6.张维忠;问题解决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04期
7.李艳军;郑旭东;;运用“情境-问题”教学法提高高数课堂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