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4010419931017XXXX
摘要:在城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市政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应的安全要求、功能要求也在增多,相关部门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配套落实完善的工程质量管控和施工技术管控方案,才能满足市政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市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技术;路径
在市政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工作中,要秉持全寿命周期管理方针,结合城市规划差异要求和建设环境的不同落实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控方案,一定程度上打造质量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并行的工程监督体系。
一、市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路径
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内,要想保证质量水平满足预期,就要从材料质量、设备质量两方面入手,积极提高管控效果,保证相应工作都能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推进。
(一)提升材料质量管理水平
对于市政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材料质量是保证整体工程项目基本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想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水平,就要践行精细化质量监督控制体系,完善质量管理方案,从而避免安全隐患的留存。
第一,相关部门要指派专人在施工项目开始前进行周围原材料市场的走访,确保能了解市场内相应材料的价格、种类以及实际使用性能,充分调研后对质量予以评估,选择性价比更加适宜的材料进行需求、成本以及造价预算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确保能充分践行精细化管控原则,也能为工程量计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来源。
第二,在实际分析工作中,不仅要对具体材料质量细节予以关注,也要选择适宜工程项目具体情况的供货源,确保供货源能提供不同材料满足差异化需求,减少重复调研造成的资源浪费。并且,若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联系供货源进行调换和处理,减少材料管理工作延迟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三,在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就要结合实际管理方针对入库出库等流程予以关注,结合实际需求安排具体方案。最关键的是,在材料管理工作中要结合材料的实际情况落实强化控制机制,确保能依据材料性能完成存放管理工作。例如,某市政工程项目在钢筋材料进场前对其料进行了抽样检测,主要针对的是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GB3013-2017),钢筋级别为I级,强度等级代号为R235,选取统一规格和交货状态的钢筋予以测试,具体检测要求见表1:
表1:材料检测参数表
第四,要对材料进行合理性的存储保管,结合材料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应用时间完善保管方案,避免材料受到影响。并且,指派专人完成定期的检查,针对不合格的产品及时清场,最大化提升市政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材料管理的综合水平[1]。
(二)提升设备质量管理水平
因为市政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较大且工期较长,因此,在建设活动中会涉及很多的施工设备,为了提升整体管控效果,就要结合设备的应用要求和管理规范落实相应的设备质量管理方案,依据实际情况保证管控规划的规范性。
第一,施工部门要结合设备的使用要求和使用时间合理性安排设备的操作管控工作,确保设备质量的基础上,对使用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监督,避免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施工进程。值得一提的是,要对特殊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指导,保证其能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完成设备操作工作。
第二,在实际施工中要结合施工环境和具体施工情况优选适宜的施工设备,对于一些不常用的设备可以选择租赁的方式,利用规范化的质量筛查机制对设备质量情况进行判定,然后结合规范操作流程参与施工,待对应施工环节结束后及时归还,不仅能减少项目设备支出成本,还能减少保养、看护等工作强度。
二、市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路径
除了要对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和设备等物质基础予以监督管理外,也要践行全过程的技术管理机制,保证适配最有效的技术方案,优化市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践行合理性技术交底工作
对于市政建筑工程项目而言,为了保证整体工程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就要在施工项目开始前进行对应部门的技术交底,有效对施工方案和流程予以讨论,确保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方面都能明确施工的要求和具体情况,从而按照规范以及项目技术操作要点完善施工整体流程。
一方面,设计人员要从设计角度出发,与相关技术部门进行技术交流,从而通过现场情况和施工环境的反馈意见及时修正设计内容,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完善注意事项和施工要点,并且要配置设计应急预案,从而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奠定基础[2]。
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结合设计方案、现场情况落实标准化技术交流工作,从而完善整体施工进程,确保能结合技术要点落实对应的规范标准,提升技术应用的综合效果,优化工程项目的整体工作效果。
(二)践行技术衔接工作
在市政建筑工程项目中,要结合技术方案践行技术衔接机制,保证各个部门能依托技术方案建立和谐稳定的合作模式,提高整体技术应用效果。
首先,要结合技术方案和施工技术要求完善施工工序的管理工作,保证技术效果能满足预期,并且强化技术工序的衔接性,也能最大程度上规范施工工期。
其次,只有保证施工结束单元的技术效果和质量效果均满足预期要求,才能继续后续工作,因此,要落实动态阶段性质量验收方案,打造完整且合理的工程监理模式,确保技术衔接的合理性。
最后,要建立全寿命周期的监理工作,依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灵活采取交叉技术施工方案,保证相应监理环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水平,优化技术管理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要积极落实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协同控制的方案,从材料质量、设备质量入手,提升综合质量约束效果,进一步打造完整的技术监督体系,发挥各部门协调配合的优势,落实完整的技术交底工作,共同促进市政建筑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何西强,贾延燕.市政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管理路径探究[J].建筑与装饰,2020(4):81,84.
[2]刘南荣.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路径探索[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