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毕金伟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毕金伟
[导读] 摘要: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城的加快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所以为了确保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唐山市南堡经济开发区城市建设管理局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城的加快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所以为了确保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达到提高建筑项目工程质量的目的,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增强对工程现场的质量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环节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是保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施工单位的生命,文章结合自己的工程实践,对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 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建筑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尤其是不可控因素多.因此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例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可能实行“包换”或“退款”。这样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更显得尤为重要。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为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就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1]。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问题和难点
        2.1  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如果质量不到位,必然影响工程的建设。然而,很多的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没有进行定期的培训,对相关规定的掌握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质量管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能胜任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往往导致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出现问题,影响整个项目工程的综合效益。因此,今后在實际工作中,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
        2.2  施工现场的质检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质检制度能够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标准,满足工程建设的各项要求。但是,很多的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质检制度,影响了工程建设水平。例如,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对成品的检测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使得检测结果不真实,进而难以实现对建材和成品的质量控制工作。项目负责人也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进行检测,难以保证每道检测过程质量合格,影响了后期工程建设的质量。
        2.3  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不合理
        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材料,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对材料的管理。然而,在材料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忽视对材料供应商情况的调查,使得采购的材料不合格;忽视对材料的进场检查,使得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的时候,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往往只是出于形式,使得不合格的材料被运用到建筑施工当中,不仅影响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还给整个项目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2.4  施工现场管理团队建设被忽视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加强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建设技术水平强、业务素质高的团队是必须的。然而,目前很多建筑单位却忽视施工现场管理团队建设,难以实现对施工人员的有效管理,也难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既影响了工程建设,也影响了对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2.5  施工现场的劳动力调剂较为困难
        如果遇到工程期较短或者是需要进行外地施工的项目时,施工单位就会遇到施工人员调剂的问题,由于人员的调剂牵扯到许多因素,因此,施工现场的劳动力调剂便出现了很大的困难,有些甚至会影响到施工合同的工期承诺。因此,处理好施工现场的劳动力调剂问题,是实现施工现场科学、有效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2.6  施工现场的项目核算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对于一个工程的施工核算人员来说,其主要职能是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资料进行科学地汇总与分析,而对于具体工程的变更与签证,则需要工程项目的经理、项目的施工人员、项目的负责人等所有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配合,如果该配合过程不默契,就有可能出现错项、漏项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说,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项目的核算工作,有利于衡量项目的管理水平。
        3 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存在问题的防治对策
        3.1 操作型活动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熟悉操作要点,通过分析掌握重点。这样施工人员在以后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
        (3)建立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操作型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尤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加以规范难以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样品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样品档案库的管理,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二是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进行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奖惩制度的实施,肘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其职责在于质检员,要使质检员具有相当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使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2 操作型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操作型活动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四个作用:一是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二是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三是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是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引起的大范围返工。
        (2)加大现场巡逻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一是不易检查,还有就是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
        4 结束语
        质量是建筑的生命。也是建筑行业的生命,可以说质量重于泰山。实现建筑施工要点的严格控制和管理,全面迎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来提升施工技术,实现高水平的建筑施工质量,这样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整体的建筑水平,符合当前我国和谐稳定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化发展要求。。在工程施工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只有做好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策划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张茂.建筑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比较探讨[J].门窗,2019(24):14.
        [2]刘津明.建筑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