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 谢俊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谢俊
[导读]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是人们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主动地接受语文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掌握优秀的读写能力。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将读写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具备更强的创新精神,通过应用读写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的阅读与写作

谢俊    娄底市第一小学  湖南  娄底  417000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是人们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主动地接受语文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掌握优秀的读写能力。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将读写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具备更强的创新精神,通过应用读写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的阅读与写作过程。“读”是“写”的前提,“写”是提升“读”的效率的基础,由此可见,读写结合的教学是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56-0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增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到了更多地关注,其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颇受追捧。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和写作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而写作又可以使学生将所积累、所学习的知识表达出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大部分语文教师注重考试分数以及教学时长等问题,没有进行读写结合教学,在这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虽然有新课改的驱动,但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仍占有较大比重,部分语文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理论传授,对学生的主体意识缺乏引导,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所处学习环境枯燥、沉闷,其对语文阅读的探究兴趣难以展现,自身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难以发挥,学习动力逐渐降低,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语文教学事业的进步造成了一定阻碍。所以,改变这一状况的行动刻不容缓,如何解决这些教学问题,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从语文读写结合的现状分析,部分语文教师并未将二者有机结合,而是分开独立地进行授课;教师对课堂上的教学设计也缺乏科学性,没有划分重点,进而让学生难以适应,对于阅读和写作关联的理解不够清晰透彻;由于教师的指导没有落实到位,学生难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效率不高,思维、习惯养成和能力素养的提升受到限制。
        2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2.1以读后感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读后感是语文阅读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含义是学生在对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籍完成阅读后,将自己的阅读体会记录下来,表达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见解。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在加强读写结合的教学前提下,语文教师需要对这种方法提起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应用。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其认知不断完善,知识积累有所增加,生活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在阅读上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活动中就可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发展,通过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培养学生主动写作的意识,加深学生对课文印象之余,实现写作训练。



        2.2读写结合,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在开始进行写作时需围绕写作主题积累语言素材,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否则将很难实现自主创作,所写的作文也有可能出现空洞无物、缺乏深度等现实问题。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则要及时组织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因为阅读是一种重要的素材积累方式,是优化学生写作思维的关键。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将其应用到个人作文之中,让阅读服务写作,以便丰富学生的书面表达方式。另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模仿文本的写作方式,让学生仿句、仿段、仿篇章,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实现自主创作。
        2.3依据实际生活书写日记
        日记的书写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也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对文章的阅读、对生活的理解及体验都可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简言之:写作、生活、阅读是一个整体,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坚持写日记,可深化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其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写日记对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有益。因而,阅读教学中教师需鼓励学生写日记。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较重,教材内容不够丰富,因而学生需在课余时间学习、吸收更多的知识。通过写日记,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教师也可要求学生与家长进行扩展训练,由学生及其家长共同游览名胜古迹,并要求学生在游览后书写日记。另外,教师可选择优秀日记,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其展示给学生,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及写作水平。通过生活体验、书写日记,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及写作能力。
        2.4开展情境化的阅读教学
        在开展情境化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把握角色转换。首先,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在开展低年级学生阅读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设情境用课文中的人物身份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帮助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阅读教学中,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学生在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时,可以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积极性。其次,学生与学生之间互换角色。教师可以让班级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将方法讲授分享给其他学生,或在阅读课文时,由字音标准的学生进行领读,教师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能有效地提高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学生与课文角色转换。课文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站在人物角色的立场上进行思考,能有效地分析人物角色的情感,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阅读与写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贯穿读写教学。同时,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让学生认识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培养,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进行读后感的撰写,无论是按照范文的形式进行仿写,还是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进行描述,都能够起到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提升学生的积累量,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淑珍.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研究[J].新课程,2020(40):13.
[2]马春梅.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科幻画报,2020(6):150.
[3]吴燕玲.读写融通乐写有方——以读促写,创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形式[J].新课程,2020(2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