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边文娟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边文娟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新课标教育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和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班主任应根据目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现状,合理制订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效率。基于此,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边文娟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吐外特乡中心小学  8481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新课标教育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和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班主任应根据目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现状,合理制订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效率。基于此,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65-01

        引言
        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还需要关注班级各方面的建设,这对班主任而言是挑战,也是提升的机会。基于此,在进行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应当研究当前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制订优化班级管理的多种策略。
        一、目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现状
        (一)缺乏与学生沟通
        班主任就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除了要管理好学生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甚至还要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让其他教师也能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若发现自身管理手段存在问题,则需要与其他的教师主动交流相关的管理经验,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负责学科的教学工作,因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很少能与学生进行沟通。
        (二)缺少导向性管理方案的完善
        很多时候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事物上缺乏导向性的计划和目标,这样很难将管理工作充分展开和完成。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加之学生的年龄较小,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班主任的意图,这样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差错。最主要的是班主任自身教学管理方式有待完善,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和提升。而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对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见如果班主任不能很好地完善自己的管理计划和目标,不仅会影响到实际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还会影响到学生自身学习计划的规划,不能起到正面且积极的影响。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关爱学生,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渴望被爱,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都要提供更多的关爱给学生,学会欣赏学生,以此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拉近与学生之间距离。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对每个学生来说都很重要。班主任的工作虽然繁杂,但是仍旧要做到关爱到每个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深入了解和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后,班主任才能够正确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才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学生只有感受到关爱,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二)契合学生本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其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网络环境下,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创新改革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方法,契合学生本位引导,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高网络化管理的趋势对学生而言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班主任有必要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互动交流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先借助班级的电子监控设备和学生的日常表现分析,确定班级中每一名学生的特征,并结合学生在班级中出现的问题,遵从学生本位的基本原则,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科学实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中有一名学生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学习成绩不错,于是,就可以任命这名学生为某一课程的学习小组长。通过主动与学生沟通,给予学生肯定,并引导学生在这一阶段与班级中的学生互动,与老师互动,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素养。针对观察中班级中容易扰乱秩序的学生,在课下及时与他们沟通,给予这些学生足够的关心,并契合学生的个体特征,适当给予指导。针对家庭问题的影响,要及时与家长沟通;针对学生性格原因,要投其所好及时引导。通过班主任个体化引导的过程,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加强德育考核,树立典范引领
        1、评价考核,建立有效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有利于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班级应该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根据每日表现进行总结评分并加以奖惩,让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证。2、榜样引领,小学阶段,是一个进行良性“攀比”的阶段,只要稍加鼓励,就会有很多人朝着正确的目标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一个人管理整个班级是十分吃力的,最能帮助到老师的是优秀的学生干部,他们是老师的左膀右臂。优秀的班干部是班级的榜样,可以帮助老师管理班级秩序,带动班级气氛,及时了解到班级里的大小矛盾并辅助老师解决。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育中。班主任可以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悟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开阔他们的视野。学生也要将经典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对于学生的人格养成和素质提升大有益处。
        (四)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使班级管理有条不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保证,应该根据班集体的实际情况,建立在民主、自愿的基础上。首先,选举和培养班干部制度。班干部的选举一定要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可以让学生们都有资格参选,可以在他们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全班同学民主投票选举,这样才会让班干部服众。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而在班干部选举后,班主任要给予他们鼓励,充分相信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根据现实情况对他们的工作给予适当指导。其次,班级应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指定自己的班规。班规的指定要从小学生这一特殊的实际出发,指定与他们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规则制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肩负着培育新时代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因此,在管理班级时不仅要立足现实,并坚持育人理念,还要将学生放到首要位置,将学生培养成具备基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全能型人才,为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凤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策略浅论[J].新课程(上),2019(12): 300.
[2]宋宗明.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新课程(上),2019 (12):302.
[3]李秀梅.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9(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