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低段字理识字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冉翀
[导读] 识字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启蒙部分,
        冉翀
        重庆市奉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404600
        摘要:识字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启蒙部分,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文字是组成语言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文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文化素养提升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教育部门要求教学改革向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创新教学模式,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低段字理识字教学策略做出探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字理识字;教学方向;教学模式
        字理识字就是指将汉字从呆板的书面文字转化成生动立体的画面或者肢体动作,利用形象化的学习方式吸引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加深孩子们对汉字的印象。基于核心素养的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新颖的教学手段,通过文字的学习完善孩子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1.小学低段字理识字教学的教学方向
        汉字的偏旁部首组成都有着很多内在涵义,学生依靠单纯的死记默背很难在大脑记忆中留下很深的印象,造成学习效率低,应用能力差。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课堂可以带给学生生动、形象的学习画面和轻松快乐的学习气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1.1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意愿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科目的教学方向应当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探析能力,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在课后仍保持着对课堂的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一个人行动的趋向,只有让学生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主观的想要去学习。譬如生动的影像,孩子们喜欢动画片,能够在没有外界约束的情况下,自己去观看动画片,模仿动画片里的动作,注意力集中在动画片的内容里,沉浸在观看过程当中。如果课堂能改变传统教育中呆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燃起如同看动画片一样的兴趣,在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对提升学习效果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1.2 增强学生全面素质
        我国教育事业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代社会需要文化水平高,思想品质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和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将要接触更多外界的事物。字理识字的教学模式通过趣味的教学活动等方式,利用集体参与的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相互之间的沟通、配合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互相补充。让低年级的小学生深刻理解自己在不同团队中所处的位置,清晰的认识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提高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孩子的核心素养。
2.小学字理识字的教学模式
        语文识字将兴趣与学习相结合,可以为同学们带来更生动,更真实的语文课程。教师通过课堂设计为同学们带来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在文字海洋里尽情徜徉。
2.1生活化教学
        教师应着重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来设计教学活动。在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里,学生在被动学习过程中学习情绪不高,能力得不到锻炼,这对学生学习和发展非常不利。教师应修正教学理念,肯定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教与学”、“学与学”的关系处理中要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以学生的学习感受为授课基础,触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字理识字课程的时候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孩子身边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物,例如铅笔、皮球、小玩具等事物来设计课程引导学生向学习目标的方向去努力。

字理识字教学课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开尝试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某资深语文教师曾经给我讲过他的教学案例,他在设计课程时将语文字理识字教学过程分成三部分,要求学生们利用火柴棍分别组成“口”、“吕”、“品”三个字,可以先组成一个“口”字,然后在拼一个“口”组成一个“吕”,最后再拼出一个“口”字,进而组成“吕”字,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们的联想,然后引导学生们将这三个字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三个字之间的联系,一个“口”是一张嘴,两个“口”就是姓氏,三个“口”就是三张嘴,就变成了品尝味道的品,即让学生记住了“口”、“吕”、“品”三个汉字的构成,极大的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
2.2 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生的思考方式比较直接,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充满童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直观形象的了解知识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趣味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孩子学习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趣味活动能够更为真实的向学生展示知识内容,学生更为真实的体会课文中所描写的各种知识内容,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灵活,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更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的培养。由于语文的应用广泛,小学语文教学可以结合更多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设计中应当做出更多探索,积极设计一些趣味的课堂。例如在某小学的授课案例中,老师设计编写一部关于汉字构成的短剧,把学生们分成两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表演中来,分别扮演剧中的各个角色。短剧内容是讲述汉字的各个偏旁部首,在童话世界中闹出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学生在剧中扮演的就是不同的偏旁部首,不同角色可以组成不同的汉字,进而再由汉字组成词语,这种授课方式非常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对剧本和对话的精心设计,学生们在背诵剧本的时候就掌握了教材上应当学到的汉字和词语。并且这位老师在剧本设计的时候设下伏笔,把剧情向不同方向延伸,把词语再拓展到成语。这个精妙的设计大大增加了短剧的趣味性和未知性,让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对未知结果的探索欲望,避免了学生因为提前知道剧情而减弱学习兴趣。语文字理识字教学通过童话演出的设计让孩子们在一个轻松和快乐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而且通过表演学会思考和应用所学到的汉字和语法,通过发挥想象力去扩展延伸知识的使用。
2.3 拓展教学范围
        文字不是仅仅会写就可以的,教师不应把授课思路局限在教材之内。孩子的思想文化观念正处在“萌芽期”,如同一张张白纸,等待我们去书写美丽的画卷。教师应该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背景给学生们展示人生前进的方向,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字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包括汉字的发音、书写,文章的阅读、背诵,语言的表达,沟通的技巧。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帮助学生有熟练的使用和掌握文字,例如在识字教学《春雨的色彩》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如春雨一点一滴的洒落,也可以利用音响设备为同学们带来滴答滴答的雨滴的声音,同时动画片鲜明的颜色对比能够加深学生对红、绿等颜色的字的印象,通过意境的创设帮助孩子迅速的记住不同的生字。
结束语:中国传统教育思维偏向以教师为核心,由教师来决定开展何种方式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字理识字课堂要改变这种传统教学思维,围绕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展开,以学生的感受为第一要素,狠抓教学质量,利用文字教学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邓鑫.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33):73-74.?
[2]谢利银.字理识字,揭开识字密码,助力低段识字教学[J].读与写,2020,17(25):105-106.
[3]章彤.语言领域阅读识字活动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促进[J].神州,2020,(32):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