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常态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蒋文姿
[导读] 新课改提升了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
        蒋文姿
        章丘中学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新课改提升了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并要求教师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是繁多的,而现实中的高中生基本不可能花费太多的时间用于学习这些对高考、未来生活没有多少用处的知识。基于此,对高中信息技术常态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课堂;常态化;高中信息技术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学习传统科目的同时,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能够掌握信息处理能力和操作能力,更好地整合自己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而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对电脑有极大的兴趣,也对实践操作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完成操作前,不断地进行练习实践。
一、利用iTtools教学平台开展常态化智慧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为了克服由于高中学段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给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常态化开展带来的困难,笔者在平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以iTtools作为主要教学平台,以计算机为主要学习终端,并以手机作为辅助终端的“线上线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并能较好实现智慧课堂的常态化。iTtools平台是由浙江省温岭二中陈斌老师开发的开源平台,从2005年开发至今,功能逐步完善,且有许多老师为这个平台添加功能模块。目前,已有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利用iTtools平台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且该平台的功能还在不断完善中。iTtools平台功能强大,拥有教学网页设计、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学生评价、学情监控、作品管理等功能,特别是操作题评价这一模块,能够快速对学生的上机操作做出评分,帮助信息技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评价,且该平台基于Windows环境,适合在计算机教室使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包括课中的线下学习和课前、课后的线上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一般每周只有2课时,课堂教学大多都在计算机教室中开展。周末时间学生也可利用手机浏览器登录iTtools平台开展线上学习。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率低下
        近些年,虽然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师要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多年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漠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较为落后。比如,语文等学科在教学改革中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而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却没有足够的课时及动力去进行相似的探索。具体而言,前些年大部分高中基本不开设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只会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学期进行突击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某些教师拥有优化教学方法的计划,也没有足够多的教学课时用于收集数据。
        (二)评价不及时
        智慧课堂的优势之一在于平台的评价系统非常完善。智慧课堂教学平台能够迅速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选择题等客观题答题情况分析更是给教师教学评价环节带来极大方便。然而信息技术学科的上机操作题,如计算机软件操作或编写程序等,在目前主流的智慧课堂教学平台中无法得到即时评价。
三、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常态化智慧课堂教学
        (一)结合上机操作,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将实际的理论学习和操作学习相结合,是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教学的一般特点。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除了让学生获得必要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更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很多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优势,相对于其他的学生来讲,这些学生接触电脑比较早,所以在某些领域,他们可以称得上是电脑操作和应用的专家。

面对学生基础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总体情况,给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加全面的指导,让所有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获得进步。学生动手操作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大特点。通过上机操作,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马上付诸实践,手脑并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也比单纯的理论教学有更好的效果。学生在进行实际的上机操作过程中,可以对自己的一些认知上的内容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如果发现认知和实际的操作不一致,也可以进行快速修正。所以,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上机练习,通过上机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设计。
        (二)开展合作学习,系统掌握知识
        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地交流讨论,有利于促进他们思维深刻性的发展,让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更深入。通过交流合作,学生能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促进他们信息技术知识系统的构建。在合作学习时,教师分组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他们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在组内异质的状态下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不同理解,探究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积极地发言和倾听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他们能抓住在自主学习中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进行深入学习,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和强化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实现合作学习对每个小组成员的促进作用。
        (三)课中线下互动课堂
        (1)媒体呈现,情境学习,基于多媒体数字资源的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实际情境中,促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后面任务驱动教学或项目教学的开展奠定重要的环境基础。(2)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以“导”为主,学生以“做”为主,在“做”中“学”,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平台的“小组合作”功能,为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作用。以讨论为主的任务,可以使用平台的“分组讨论”功能。(3)评价反馈,交流学习,通过iTtools平台的操作题评分功能,可以精确地把握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通过“小组成果展示”等功能,可以更好地展示作品并实现自评、互评和师评等多元化评价,教师还可以根据平台中学生完成情况的数据分析做出即时点评与反馈。(4)总结提升,巩固学习,教师总结本节相关知识,巩固学习内容并做必要的提升。本节课中,教师布置了一个带参数查询的数据统计任务,作为本节课的可选任务。并引导学生课后线上学习拓展资料,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四)转变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而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自主摸索。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教师通过终端给学生讲解步骤,还可以让学生能够进行记忆和复制,在信息处理时创新简化步骤,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创新、感悟,教师也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
结束语
        基于iTtools平台,以计算机作为线上线下学习终端,以手机作为辅助终端的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可作为常态化教学模式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转变,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
参考文献
[1]桑慧琴.利用智慧课堂对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实践和反思[J].试题与研究,2019(32):30.
[2]张论文.探索智慧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7):96.
[3]蔡雀金.信息技术学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高考,2019(12):81.
[4]谭惠婷.基于智慧学习环境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9(01):26-27.
[5]金伟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构建智慧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8(33):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