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婉荣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中学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读写能力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几乎决定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高低。而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在处理阅读理解时,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将重点放在句式讲解和单词记忆上。长此以往学生对文本结构没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因此在写作时没有清晰的框架结构而只有碎片化语言的堆砌。本文将通过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来探究如何英语教学中开展的有效措施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方法
读与写就是口、脑、手之间的相互结合,读就意味着张口,写就意味着留存,读与写之间联系密切并保存着微妙的平衡,在各个语言学科中读写结合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英语学科中更是如此,语言就是用来沟通交流、互诉情感的工具。在新课标要求下,初中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能够读懂一些文学作品、报纸、刊物上的文章,能够理解词句之含义,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才最为重要。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就需要相关工作者突破传统翻译法的限制,将重点从词汇、语法知识讲解转换到阅读技巧传授与阅读能力提升上来,给学生更多练口、练笔的机会,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做好读写教学,用读写互促促进知行互助的目标。
一、在课上预留出更长的读、写时间
1.积极采用微课形式并发挥其优势作用
想要在课上为学生预留出更长的读、写练习时间,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英语教学观念,意识到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才能以此为起点对惯用的教学安排进行改变与创新。其次要善用微课,积极发挥微课的优势作用,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有效连接课上、课下,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掌握相关知识,不仅上课时思路更加清晰,也会大大节约课上的讲解时间,为读写结合训练的展开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教师除了要在微课中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进行剖析外,还需要融入更多与读写相关的内容。比如unit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一课中,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on Saturday afternoon?Sure,I’d love to./Sorry,I can’t.I have to help my parents.”是贯穿始终的重点句型,那么教师在微课视频中就可重点融入该句型,用明显的字幕或语音提醒学生们多次朗读,去结合语境分析句子大意,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所在。
2.发挥网络社交软件的优势功能
在信息化教学的大背景下,网络社交软件的优势异常明显。教师可将同一小组的成员拉入到统一的讨论组之中,在其中预留作业,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对话,并在上课时选出几位代表上台表演,看看哪一组读音标准、情感丰富。做一方面能有效减少上课时的讨论时间,为读写训练的开展提供更多机会;一方面能给学生预留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让学生以句式为基准去合理分配表演角色,通过自荐与推荐的方式来选出表演者,在简单句式的加持下感受英语的魅力所在,提升学习自信;一方面教师还可通过查看聊天记录、加入语言聊天的方式对学生的探究进度进行把控,全面且细致的了解其在讨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采取针对性较高的辅助引导措施,帮学生指明方向的同时,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并以此为突破点感染学生使其爱上英语。
二、以教材为基础,拓展阅读和写作训练
英语教材是诸多教育学家经过长时间实践而总结出的满足学生共性需求的教学指导工具,教材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点讲解,而是在于教师如何去利用。
1.挖掘图片中的隐含信息
教材中的每一段对话,都是一篇好剧本,如每单元的《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就如同绘本一般,不仅示意了参与故事的主要人物,也包含经典句式,是最好理解的内容之一,通过视觉感官刺激,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使其能够超出图片读英语、回归生活懂英语,非常适合英语基础不扎实、水平薄弱的学生,在看图的过程中不仅能潜移默化留下相关知识点的深刻记忆,还能在慢节奏的课堂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谓是一举多得。在实际操作中,教材中能扩展的知识有很多,教师应善于发现、灵活运用,并借助优势资源来提高教学质量。
2.创设独特情景
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时,教师可以将新课改下所产生的诸多新式教育方法引入其中,将书中的静态图片转换为动态视频,将单一内容扩充为多元知识,以音画结合的方式来创设独特情景,改变传统初中英语课堂的沉闷氛围与死板环境,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开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借助书中内容布置写作任务,还以《Can you come to my party?》一课中的重点句式为例,当学生回答:“I can’t.”后,教师以此为题,让他们发挥想象去思考除了:“I have to help my parents.”外,还能做哪些事?写在纸上与大家分享,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意识达到英语不仅是书中那般有限,而是有扎根生活的广袤空间,在知识的加持下使其能任意遨游其中,根据主观思维与生活经验去进行扩充。
三、善用影视片段
初中生的思维较为活跃且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实际调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都看美国大片、看美剧,像漫威系列、DC系列深受其喜爱,那么我们为何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满足其特性需求的同时让其深入感知英语的魅力所在。
比如教师可以定期举行英语小剧场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年级为单位),以组为单位,让学生通过推荐的方式共同品鉴自己所欣赏的影视片段,在得到组内成员的认同后,在班级大舞台中进行表演。
这样做首先能够让学生眼前一亮,为其提供展示机会让更多人去了解他的爱好、他的专长,点燃其说英语、学英语的兴趣;其次,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自行搜寻与抄录台词,排练的过程就是“读”的最好表现;第三,学生喜欢的影视桥段必然是能引起其情感共鸣的,他们对内容的理解深刻、对涉及到的英语语句也有独特见解,所以在对戏的过程中能留意根据原视频去调整语音、语调,摆脱无感情的机械化复读,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单词在串联成句后的发音变化,声音更饱满、语言更通情;第四,影视作品往往不属于教材,是属于知识拓展的范畴,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小屏传播时代背景下,初中生们不喜欢阅读略显单调的纸质图书,反而对动态视频更感兴趣,主动观看英语电影、电视剧能帮助他们更了解西方文化,对语言知识积累与语感培养有良多裨益,教师应该摒弃“读书即为高雅”、“看手机是务不正业”等传统思维,不要在英语的传播形式上过度纠结,而是要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出发,方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爱上英语;第五,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力、表演力与表现力,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机会,让其意识到英语并不只是教材中的条条框框,而是与母语一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生活知识;最后,在表演过程中寻找自我价值、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所在,以英语为纽带升华同学情、师生情,将这段宝贵记忆深深印刻在脑海之中,成为日后开展终身英语学习的宝贵动力。
综上所述,中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从实际入手,寻找学生群体共性与个体特性间的平衡点,给每个人提供更多的读写机会,以不同的方式调动其读写兴趣,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昕. 浅谈英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1).
[2]顾伟红.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英语广场,2019.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