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生 陈俊宏
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 河南漯河 462000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缺乏与时俱进的新技术发展观念,导致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整体能力滞后;二是缺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基本素质,限制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推广与普及;三是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全面理解,仅把教育技术装备视为工具而不能恰当地与教育内容、教学模式等融为一体。因而,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开发应用的实践过程中,要改变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单一地使用电脑、多媒体等的狭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应用观,用系统的方法来整体地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媒体、方法、结构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追求和提高教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益和最佳效果。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高中教学;问题;对策;
一、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高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认识观念相对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广泛深入地开展,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缺乏与时俱进的新技术发展观念,导致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整体能力滞后;二是缺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基本素质,限制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推广与普及;三是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全面理解,仅把教育技术装备视为工具而不能恰当地与教育内容、教学模式等融为一体。
(二)教师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形式单一,教法简单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师生都是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精髓是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课堂教中的实质是辅助的教学工具,目前,在高中最为常见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教学、电子白板、壁挂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投影机、录播系统等,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综合现代信息技术、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有些教师只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教学方法也很简单,他们把教材的内容全部搬到电脑屏幕上,再用投影仪设备投射到大屏幕上来代替黑板。这样,教师就会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课件制作上,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因缺少情景设置和互动环节导致课堂枯燥、学生厌学,不仅失去了媒体的优势,而且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 教师的信息素养薄弱,不能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一些学校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薄弱,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在各学科教学中,所谓“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然而,很多教师只是将书本或讲稿上的内容简单电子化而已。
二、进一步做好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议与对策
(一)教师要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应用观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与应用,不能仅仅局限于在课堂内使用这一个方面,还应包括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硬件平台来开发新的教学资源,设计实施新的教学方式,评价教学效能,优化教学环境和实施先进的教学管理等。如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没有与上述环节相匹配,那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是孤立的、盲目的,其实质还是传统教学模式。
因而,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应用的实践过程中,要改变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单一地使用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等狭窄的教育技术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观,用系统的方法来和合适的装备整体地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媒体、方法、结构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追求和提高教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益与最佳效果。
(二)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层次
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利用的认识是保障现代教育实施的前提。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运用是由教师来操作的,所以,要改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利用率低的现状,就要从正确引导教师树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观念做起。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要加大引导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力度,加快教师观念转变的速度,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实践运用研究与校本培训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教学的积极性,促使教师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模式;鼓励教师大胆尝试、锐意革新,引导广大教师借助智慧课堂、云平台、网络教学资源进行集体备课,选择利于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教学;对能娴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使教师从教学中、应用中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带来的益处,进而激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教学的兴趣。
(三)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信息素养
教师要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重要性,经常有目标、有方向地上网搜集信息或阅读有关电子读物,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到教育信息化工作中,解决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教师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学习者与实践者,除了熟悉自己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及各项技能外,还应时刻提高自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水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师首先要在会用计算机和常规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学会用office等常用办公软件进行各种信息处理、加工或文字排版,能制作简易课件,能分门别类地管理好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以方便检索和利用;掌握浏览互联网和下载网上资料的一般方法;会安装和使用常用计算机软件;会制作简易网页和简易Flash动画;会用计算机绘制简易图形等。
学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明确对教师培训的具体内容,如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动画制作软件、Internet网络应用、计算机与网络维护、操作系统、常用数字设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等,最后,结合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措施、培训评价和培训组织模式等,总结本校在培训方面的工作经验,对培训效果进行精细分析,以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语:
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作为认知工具和研发工具,以网络世界作为学习天地的教学过程,能使课堂生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使教学和学习都达到较好的效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不断发展,它无疑将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也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托。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文浪.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187-199
[2] 张家全.网络与教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5.
[3] 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程智.网络教育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5] 吴祥辉.对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2020.
[6] 丁卫泽.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20.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装备和实践教育专项课题成果,课题名称: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批准号:2019-JKGHZBSYZX-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