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林 周钦兰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中学 256104
摘要:班级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一个良好班级的管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所以班级管理要讲策略、懂方法,切莫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关键词:管理 教学 班主任
初中结业班的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头戏,也是检验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几年结业班级的教学经历,让我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与教训。现将我的一些具体做法赘述如下:
一、优化学习环境,创建浓厚的学风。
良好的学习风气,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前提和保障。步入初三,从传授知识的内容到学习生活的节奏,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方法、心理承受力等诸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一方面加强学生的管理,抓好一日常规,和非毕业年级一样,不搞特殊化,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杜绝学习不安心、精力不集中、影响他人学习、拿手机、吸烟喝酒打架、早恋等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在班内树立刻苦勤奋学习的典型,让他们介绍学习经验,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带动作用,现身说法,让同学明白勤奋出成绩的道理,自觉地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再者,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教育学生真正养成“一滴不漏的学习要求、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与全体学生达成“勤奋与成功快乐相伴,懈怠与无为耻辱为伍”的共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毕业班的节奏。
二、精诚合作,打好班级教学团体战
1、协调师生关系,树立教师威信。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教育学生时刻要尊重老师。告诉学生:我们班的老师都是学校精挑细选的,能有这样一批老师给我们上课是大家的福气。要求学生必须尊重老师的劳动,虚心求学,帮助任课教师在班级内树立绝对威信;同时,作为教师、班主任,也要尊重学生,即使学生一时犯了错误,也不要一味地要他们屈服。现在学生的自尊心很强,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是不可取的,要给他一定的时间反思,要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我的体会是,如果只尊重热爱,不去严格要求,老师就会失去权威,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就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同样,只有严格要求,没有尊重热爱,老师就没有科学性,就会失去感染力,就会人为地造成老师和学生心理上的隔阂,影响班级教学管理的效果。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热爱学生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他们便会倍受鼓舞,倍感亲切,从内心深处产生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2、协调各学科之间的平衡,发挥群体优势。
在学生方面,我告诫每一个学生学习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各科用力要适度,不能凭着自己的兴趣,愿意学哪一门课就学哪一门,中考不会因为你哪一门弱就不考。越是弱科,越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要在保持优势学科的前提下,拉自己的弱科一吧,只有每科都学好,才能考出优异成绩。
在老师方面,每次月考结束后,我就针对学生的成绩情况、在全年级中所处的位置、升降幅度、学生的思想状况等等,向各位任课教师作一总结,然后针对学科,针对学生实际,和老师们一块讨论商量对策,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同时,合理安排时间,优势学科让时间给薄弱学科,使所有任课教师人人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树立教学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
三、实施分层教学,促优冒尖,转差补弱,挖掘中间沉默层潜能,抓好边缘生和特长生,实现各个层次学生教学成绩的全面突破。
1、强化优生培养,实行优生优培,确定好优生群体,培养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优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2、耐心做好后进生工作,鼓励他们遵规守纪,进得来,留得下,平时采取课上点一点,课下催一催,放学跟一跟的方法,鼓励他们不断提高成绩,早日赶上。
3、针对边缘生,要进行全方位考查,确定其薄弱学科,思想上多引导,生活上多关心,上课多提问,课下多交流,帮助他们制定提高成绩的措施;同时,安排科任教师勤查他们的作业勤提问,激活潜力,使优秀边缘生达到优秀,进线边缘生争取进线。
4、对待特长生,要两方面齐抓:一方面不能让他们的文化课成绩下降,在平时要多检查他们的作业情况,协调文化课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或集中对他们进行补课,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要督促他们在特长方面多下功夫,要求他们争取专业特长和文化课双过关。
四、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习习惯养成,以提高学习效率。
进入初三,学生们都感到科目多、内容深、难度大、时间紧,注意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便成了一条捷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时刻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例如考试前进行应试方法的指导,试后进行纠错方法的指导,让他们真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突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从课前预习、课堂听讲、思考问题、课后反思、整理笔记、巩固复习、书写规范等环节,加以指导,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
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
结业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核。在复习迎考阶段,学生的心理因素极其复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习的紧张、成功与失败、个人的前途、父母的期望等问题都会压在他们身上,困扰着他们。这时候,学生是非常渴望别人的关心、支持和开导的。例如,成绩较好的学生怕中考时发挥失常;基础差的学生感到许多知识没有掌握好,因而产生焦虑情绪,信心不足,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学生会产生放弃想法,因此,我们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以鼓励表扬为主,帮助学生找出自身优势,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考中来。
六、加强思想教育,做到以人为本,常抓不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都会产生厌烦、焦虑的情绪,尤其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我及时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通过举行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等形式,让他们在思想上重视初中这最后一年的学习生活,端正态度,提高思想认识,既要有适度的升学压力,又要有不断前进的学习动力;鼓励他们奋发向上,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报答母校的关怀和父母的厚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七、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积极帮助学生进入中考复习状态。
要提高结业班级的管理水平,家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来,及时注意、关心和提醒学生。这样有了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督促和检查,学生思想转变的快,进入状态早,便能很好地投入到复习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