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丹
湖北省黄梅县第一中学 435500
摘要:开展美术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具备 一定的美术知识与绘画技能,还需注重 发挥美术教学的艺术语言及教育价值, 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美感,进而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受到应试教育 理念的影响,部分高中美术教师过于注 重学生的美术知识及绘画技巧,忽略对 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这 对学生后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此, 开展美术教学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当 前高中美术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高中 美术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策略
引言
高中美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在培养学生的审 美水平、艺术素养、创新能力、情感表达、艺术表现能力等方面 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近几年来,社会对于人才的创 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凸显出高中美术 教学的重要价值。 对此,全体高中美术教师要认清自身的责任 使命,努力查找当前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结合社会发展 需求以及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积极探索先进、科学、有效的 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
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 创新意识的重要意义
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中 美术教学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学生得到 全面发展,以此适应未来社会及国家的 人才需求。在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时,美 术学科的内容极为丰富,若教师充分挖 掘美术教学内容的精髓与价值,能够较 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帮助。同 时,高中美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艺 术视野、培养其艺术素养,有助于缓解 学生日渐紧张的学业压力,使其更加放 松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创 新能力,为提高其综合素养奠定扎实基 础。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过于传统
很多高中美术教师的观念还过于传统, 认为美术是一门 不重要的学科,学生美术成绩的好与坏不会影响到高考成绩。 殊不知这种错误的思想会引发一系列后续问题。 首先, 教师 认为没有必要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 因为学生大部 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其他重要的学科上。 其次,美术教学内 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很多美术教师认为拓展课本以外的美 术知识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或者是在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 索性就不进行任何拓展。 最后, 美术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 绩。 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 教师所开展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 如何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不在乎学生是否进行了一些艺术 创新, 更不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上述问题的存 在,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始终得不到充分的挖 掘与引导。
(二)学生缺乏创新欲望
目前, 虽然有些高中美术教师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 意识的重要性,但迫于升学压力,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依 然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希望学生最终能够考上一所理想 的大学。在这种思想认知之下,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 用于做练习题,在仅剩不多的时间里,还需要背公式、背课文、 记原理、背单词。学生根本无暇顾及自身是否具备创新意识与 创新能力, 即便偶尔听到一些创新意识非常重要的观点与建 议,也认为那与自己无关,自己只要把那些重要学科的学习成 绩提升上来即可,根本没有提高自身创新意识的欲望。
三、高中美术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 全体高中美术教师必须尽 快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职责定位, 构建起符合当前社会要 求及教育改革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大多数学生的色彩喜好, 在多媒体教 学设备上给学生展示一些色彩创意的优秀作品, 鼓励学生大 胆创新,勇于突破人们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尽情地借助美术 创作的机会进行个性化表达。比如在学习“色彩属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先不要直接 告诉学生哪些色彩是暖色调,哪些色彩属于冷色调,而是先在 大屏幕上展示几幅色彩鲜明的绘画作品,例如《黄色的房子》 和《水》这两幅画。 然后,让学生谈一谈看完这两幅画之后有 什么感觉,从而让学生自行感知色彩的冷、暖属性。
这样的教 学方式远比直截了当、 平铺直叙的方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 同时,打破了课本教材的束缚,对美术知识进行了 拓展与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教学资源,以便于 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使学生的多种感 官受到有效刺激,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如,在组织学生赏析抽象绘画时,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现实和 抽象的联系,认为抽象画十分神秘。此时,教师便可以借助 Photoshop软件中的“马赛克效果”功能处理饱含秋意的风景照, 使照片转变成以金黄色、褐绿色、红色等几何色块为主的一幅没 有具体形象的抽象构图。这幅图可以带给学生秋意。如此,学 生便能轻松理解和感悟抽象绘画。以上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 理解美术作品中的抽象符号,感受到节奏美、构成美以及色彩 美,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创造能力是思维能力的附属品,学 生表达创新能力需要一定过程,并通过 不一样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在 开展美术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教材实际 内容,分析高中生的特征爱好,优化教 学情境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 能够富有创造性的运用美术技巧,进而 加强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 维,如创作者构思艺术作品时,需要立 足多方位理解艺术作品,跳出固有思维 圈,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以此找寻最 佳答案。例如,教师在讲解《镶嵌装饰 画》一课时,教师首先应打造良好的教 学情境,随后引出教学主题,并将其作 为教学中心,带领学生不断拓展自身思 维,丰富其知识储备量。同时,以此为 基础,学生会进一步联想到镶嵌的特点,在选择题材或构图时能够跳出限制圈, 应用多种多样的材质类型。通过此种方 式,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模式,能够显 著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度,使学生思维 更加敏捷,在面临一些问题时能够从不 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自然有助于培养学 生对美术语言的运用,对提高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帮助。
(四)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除了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还要对高中美术课堂的 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的开发。美术老师要彻底打破传统课堂教 学的禁锢,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由被动接受转为主 动探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美术课堂 多元化的实践中,美术老师要突破美术课本的限制,建立美术与 其他学科联系的桥梁,使美术与历史、语文等这些学科进行交叉 融合,从而碰撞出美丽的艺术火花,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美术鉴 赏素养,丰富学习资源,获得全面的发展,为提高竞争力和综合 素质奠定基础。
(五)开展美工技巧实践课堂
把社团活动中的技巧美术手工实践转移到课堂上来进行, 美术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技巧美术手工课程的编排和实践。 技巧美术手工课程内容设计要注重材料、工具、技巧的选择和编 排,从易到难依次深入开展手工活动,比如一些用瓦楞纸来做美 术手工材料,组装简单的立体造型;使用简单的锤、弯、折等基本 小金工技术,利用易拉罐原材料制作玩具卡车,组装简单的马达 卡车模型。展示作品图片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利用多 媒体展示学生的美术手工作品集,学生在对产品进行外观设计 的思考过程中,提高美术核心素养和设计美学的审美水平,培养 学生对美学设计的热爱。
结束语
高中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 优势。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新 型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 进行个性化表达,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 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茜.高中美术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方法探析[J].艺术评鉴,2019(06):135-136.
[2]董桂香.创新意识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7):298.
[3]吴志平.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6(0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