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如何做到“有效教学,减负增效”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杨晓军
[导读] 课堂中如何做到“有效用时,减负增效”呢
        杨晓军
        南充市城北小学        637000
        摘要:课堂中如何做到“有效用时,减负增效”呢?针对美术课堂,那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老师是否激发起学生对教学重点的兴趣,是否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美术素养是否有了提高,这就需要老师的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中的有效教学,需要下功夫来思考、推敲。从学生层面来讲,激发培养学习兴趣,也是减负得到学习快乐体验的直接因素。
        关键词:有效用时  减负增效  精心准备   激发兴趣
        
        二零二零年由于疫情影响,线下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课堂中如何做到“有效用时,减负增效”呢?针对美术课堂,那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老师是否激发起学生对教学重点的兴趣,是否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美术素养是否有了提高,这就需要老师的课前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都需要下功夫来思考、推敲。从学生层面来讲,再好的学习资源如果没有孩子学习热情和喜好为支撑,再轻的学习压力在没有兴趣投注的孩子眼里,也只能成为重负。因此,激发培养学习兴趣,也是减负得到学习快乐体验的直接因素,所以教师有责任在减负增效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提升,让学生更好地深入学习,因为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我将以四年级下册《生命之源——水》来进行分析。课题:《生命之源——水》
        一、课前调查:(一)调查目的: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调查与搜集、整理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相关知识,便于课堂上高效开展教学活动。(二)调查内容:学生分小组进行调查,借助填写调查表、网络搜索、走访、查阅书籍等多种方式。1、调查我国水资源现状。2、水是怎样到达你的家中的?3、水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4、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二、过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资源的的珍贵及水资源的现状,综合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设计制作手抄报,进行宣传与表达。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调查、搜集、整理、研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了解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学会设计制作手抄报,进行宣传与表达。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对水资源的珍惜之情,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感受美术对社会和生活的独特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设计制作手抄报,进行宣传与表达。2、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美术知识与技能,制作出版式新颖、美观的手抄报。
        (三)教学过程
        1、视频动画导入。活动:猜一猜。教师出示一段配乐动画视频,学生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2、交流研讨。小组汇报:根据课前调查分小组情况进行汇报。
        (1)、知识交流。水是地球上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让我们听一听同学们关于水资源的调查和介绍。
        (2)、引发思考。

提问: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呢?
3、观察探究。
        (1)、引发思考:保护水资源这么重要而急迫,那么,我们可以用学过的美术技能让人们了解这些情况吗?用什么表现形式呢?
        (2)、小组观察讨论
         老师出示手抄报。提问:手抄报由哪几部分组成?版面的形式可以怎样变化?可以在手抄报中安排哪些内容?
        4、教师演示。师生互动,学习手抄报的设计要点。
        (1)、出示一幅标题不突出、图文搭配不合理的手抄报。
        (2)、师生互动:你觉得这份手抄报怎么样?读者会喜欢吗?为什么?你能提出修改意见吗?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将标题文字放大、变形,将部分文字与插图调整位置,最后添加装饰花边。引导学生了解制作要点,以及文字变形和装饰的方法。
        (4)、出示几种文字变形范例和装饰花边的样式。
        5、综合运用,艺术实践。(1)、布置任务:以小组内合作的方式,设计制作一份“节水爱水”主题的主题报。
        6、展示评价。(1)、在班级墙壁或黑板上张贴手抄报。(2)、请学生说一说,你印象最深刻的手抄报是哪张,为什么?
        7、拓展延伸。学生欣赏视频节水公益广告,拓宽艺术视野。

案例反思:
        一、为了在课堂上用最短的时间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设计中我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上是狠下功夫的。学生通过课下搜集的资料对水资源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们都感受到了缺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了水对人类的重要性。我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得,这也是设计这节“综合.探究”课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本课属于“综合.探究”学习领域。《美术课程标准》在教学活动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因此,本课教学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与力量,围绕水资源这一主题开展丰富、广泛的调查后,让学生充分交流、研讨、展示,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体验教学活动中探究与合作的乐趣,也是对美术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的实践创新。教学活动不局限于课堂,也可以走出课堂,这才能体现“综合.探究”的特质。
        三、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内完成本课作业手抄报,我特意降低难度,让学生小组内合作用图画本的一张纸完成作业。课堂中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类同龄孩子的不同方法完成的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手抄报写实、装饰、抽象等的艺术风格,通过大量作品展示,让学生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同时,启发学生广泛的创作思路。在课前我让同学们打印一些关于节水的美术字,以加强小报的整体效果,同时也为制作小报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当然,本节课的教学也有一些遗憾的地方,因为时间有限,手抄小报又特别耗时,少部分孩子的小报版面设计不是很理想,版面分块布局不够美观,缺乏美感,内容也不够突出。今后再教学这课内容时,我将更加加强学生对版面的设计指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