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梁官强
[导读] 新课标改革中明确提到,要更好地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更长期、更全面的发展。
        梁官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中心校 广西 河池 547300
        摘要:新课标改革中明确提到,要更好地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更长期、更全面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更多把教学重心放在学生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上,传授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机会以及做好课后作业完成环节,引导学生自主、认真独立完成,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养成自主预习、独立思考检查作业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为学生漫漫人生道路点亮更多明灯,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中年级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引言
        好习惯成就好未来,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好习惯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设立小的台阶,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特别在以“细节决定成败”的数学学科,每一个细小的失误可能都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大部分小学生定力不足,需要老师持之以恒的坚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面临最主要的问题则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不够新颖,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导,导致其教学质量相对落后,学生数感的培养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学生的家庭因素对孩子数感的培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笔者任教的学校,本地户口的学生只占全校学生的一半不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来自外地。这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的理解途径不够广泛,也不能得到及时的加强巩固。久而久之,乡村孩子的数感水平与城市孩子相比形成了较大差距。
二、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动手操作,引领学生感知
        数学的学习并不只是简单的基础知识教学,为了全面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加强动手实践,在动手操作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数学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提升学生对数的敏感度,提高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认识把一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饼的二分之一。在这个认知基础上,将一块饼这个实物抽象成长方形、正方形、圆、正三角形,请学生动手将这些图形折一折来表示二分之一。折完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比一比手中这些二分之一的大小,思考为什么都是二分之一却不是一样大。

接着给出四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请学生动手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提问每个人分得了这些正方形的多少;继而引发学生思考都是二分之一,为什么有时候是半个正方形有时候是两个正方形呢,还有没有可能代表六个圆或者其他数量呢?在这些操作活动中一步步深化对二分之一的理解,学生的良好数感得以建立。
        (二)加强草稿练习,培养验算习惯
        草稿纸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必要辅助材料,在运算的过程中,通过规范草稿验算形式等,促使学生掌握验算技巧,进而能够对强化其数感与运算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运算知识点比较繁多,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单位数乘多位数”等,教师在鼓励学生运算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在一张草稿纸上进行计算,所以,对于草稿练习这一环节来说,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形成规则意识,记录相关数据的时候能够使其整齐、清晰地罗列出来,确保内容具体、清晰,由此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保在算错时,能够对整个运算过程进行回顾,检查其中存在错误的环节,不但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帮助学生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作答,在此期间,逐步提高学生的运算效率。
        (三)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预习中,教师们结合学生们的数学认知能力和课堂学习任务,设计合理性、有效性地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们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开展自主阅读,利用自身的数学理解能力,灵活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从本质上掌握数学概念和思想。同时,教师们向学生们阐述预习的方法,比如以标注的形式画出自身不理解的数学知识点、自主提出数学问题等,保证学生们的课堂预习效果。然后,在课堂听讲环节中,引导学生们认真听讲,从教师的分析和讲解中拓展数学思维,同时鼓励学生们提出自身的疑问,达到数学课堂答疑解惑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们形成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对数学知识展开自主分析和探究,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关系,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最后,教师们鼓励学生们认真完成作业,以书写规范。独立思考的方式有效的完成数学作业,促进学生们形成高效的课堂学习习惯,为之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结束语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忽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在立足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不仅在数学这门学科上有很好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技能,同时让优良的学习习惯辐射到别的科目,促进学生学习上全面开花,从而更好地达成新课标改革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邹伟平.谈培养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J].知识文库,2019(12):96.
[2]吴琼.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9(10):48.
[3]屈晓岚.怎样培养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听课习惯[J].新课程(综合版),2019(0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