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娟
六安世立医院心电图室237000
摘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脏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因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住院的患者20例,称为研究组;再选出20例正常体检患者称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使用心电图进行检测,最后把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检测结果比观察组的检测值高。结论:使用心电图可以有效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关键词:心电图;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价值
前言:
肥厚型心肌病在临床诊断中比较常见,通常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的标准是,心脏中一个左心室壁的厚度超过或者等于15mm,在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患者诊断中最常见,并且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合并右心室心肌肥厚。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与普通体检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因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住院的患者20例,称为研究组;再选出20例正常体检患者称为观察组。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32到70岁之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33到70岁之间。并且,两组人员要清楚本次研究的内容,还要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时,本次研究需要医院伦理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的同意。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检测过程中,都需要是用自动心电图仪进行检测,并且都要使用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嘱咐被检查者平卧位,对各导联的波形进行仔细观察,并且要记录各导联ST段的水平数值,还有左心室高电压的数值,以及T波的数值等。并且,要重点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T波倒置、ST-T段的压值,以及QRS波群的时间。心电图胸前联导R波振幅频率升高时,V3、V4、V5和V6的振幅如何,如果R波的振幅在2.2-4.5mV之间的时候,各个波段的振幅如何等。并且,在胸前导联V3-V6之间出现比较大的振幅时,T波倒置的情况如何。如果T波的振幅深度在0.4-1.1mV之间的时候,其他波段的情况如何。对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是,首先在左心室乳头肌水平下心尖部位的心肌处发现有异常增厚的现象;其次,在异常增厚的心肌处,增厚部位的厚度超过15mm,或者等于15mm;最后,异常增厚的心肌与正常的心肌部位比较可以发现,增厚的心肌部位回声要明显比正常心肌部位的回声增强,并且左心室不会扩大,但是左心房会有明显扩大。
2、结果
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组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检测结果比研究组的结果值低,具体的情况见表1。
.png)
3、讨论
对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来说,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这种心肌病与经典的肥厚型心肌病还有有些不同,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病者,肥厚的部位主要是左心室乳头肌水平下的心尖部,左心室的流出道还是比较通畅,没有太明显的压力阶差,因此这种疾病不属于梗阻性的心肌肥厚病。在近几年的临床诊断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还是比较常见,这个病在患病时的临床表现不是很明显,病情不会很急促的发展,大多数是缓慢出现,有些患者在发病时诉说的疼痛感是心绞痛,这种疼痛感比较像冠心病,但是疼痛的时间比较长,并且一些患者在疼痛时,服用硝酸甘油并没有明显止痛效果。
在进行心电图检测时,可以从检测结果看出左心室的高电压,和左胸导联的ST段压比较低,其中一多半患者的检测结果并不见室间隔除极Q波,大多数情况二尖瓣的P波会比较多见。由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多以心尖肥厚为主,因此检查结果主要是查看V5导联R波振幅的幅度如何,这个检测过程与左心室肥厚的检测过程有所不同。对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来说,心电图是比较有效的诊断方法,不仅检测方法比较简单,检测的结果也比较有效。并且对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来说,可以准确检测出心尖肥厚部位的厚度,还有肥厚处的主要位置。人体心尖处正常的厚度是在6到12毫米,对于心尖部正常人员使用心电图进行检测,所检测的心尖肥厚的厚度也在正常的范围,对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就可以检测出患者的心尖室间隔,以及左心室的壁层厚度明显增加,增厚的范围超出正常的厚度范围,平均厚度可达到24.5毫米左右。
因此采用心电图的方法可以检测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心尖部位的间隔明显增厚。对于一些使用下超声心动图并没有检测心肌出间隔有明显增厚,但是使用心电图却可以检查出左心室高电压,并且被检测的患者并没有高血压疾病相关病史,那么就需要注意患者心尖部位的变化,定期检测心尖部位是否出现明显肥厚,逐渐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并且,对于检测结果ST-T中T波明显倒置的时候,T波的改变在临床上非常容易被认为是冠心病的心肌缺血。因此,在心电图检测结果中T波出现明显变化的患者,需要重点关注,并且应该考虑是否可能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同时对于一些不放心的患者,也可以安排患者做心脏彩超之后进行确诊。因此,可以说明,使用心电图的方法进行检测,可以准确快速的检测出被检测人员,心尖处是否出现心肌肥厚症状的特征。同时,对于正常人群观察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的检测结果出现明显异常。
结语: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检查结果,大多数患者的心电图都出现了左心室高电压,还有ST段出现偏移以及T波出现倒置的情况,这是研究组的检测结果。因此,心电图的检测方法对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是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价值,也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效率。同时也要注意,心电图的检测方法并不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唯一的检测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
[1]庞贺.心电图、MRI及心脏超声应用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9):60-61.
[2]杨晓丽.UCG联合ECG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9):3585-3587.
[3]王晶.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心动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9):85-86.
[4]苟成,曾星,许菲等.不同肥厚部位的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诊断流程[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9(04):324-329.
[5]杨凯,赵世华,陆敏杰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的临床及心脏磁共振特征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07):534-538.
作者简介:翁娟(1976年3月出生)女,汉族,籍贯:安徽省六安市,现供职于六安世立医院心电图室,初级,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心电图,邮编:2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