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手足口病分析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20期   作者:陆美凤
[导读] 基层医院手足口病分析


陆美凤
(丹阳市界牌镇卫生院;江苏镇江2120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了基层医院中的手足口病病例,检测了患者的一般症状和流行学信息,并简要分析了手足口病的治疗方式。我们筛选的实验对象是某基层医院2013年到2017年之间收录的手足口病病人800名,将这些手足口病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归纳和统计,总结该病的病症以及流行学信息。研究发现,手足口病病人在进行了抗病毒的治疗方式之后病症都会出现明显的好转,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以及后遗症。因此,针对该疾病,要求易感人群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春季多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一旦发现疑似病症早去诊治,进行积极的治疗即可以做到治愈,从而预防大规模的传染和爆发[1]。
  关键词:基层医院;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一、引言
  随着现代生活物质的极大丰富,越来越多的疾病也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其中手足口病是一种高发常见疾病,尤其在春夏季节[2]。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而导致的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的疾病,该病主要的诱发病毒为肠道病毒,例如EV71,主要的易感人群为年幼的儿童,一般为年龄小于五岁,他们免疫系统不完善,无法抵抗肠道病毒的侵袭。其主要的病症为手、脚以及口腔会出现一些小的疱疹,从而引发的并发症包括头疼、厌食、发低烧等,一般来说,病人会在一个星期之内自己痊愈,然而少数的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心肌炎、肺水肿甚至是脑膜炎等。本文主要回顾和整理了某基层医院2013到2017之间收录的手足口病病人800名的资料和病例,现在将研究报告详述如下。
   二、方法
   1.一般资料
  我们筛选的实验对象是某大型医院2013年到2017年之间收录的手足口病病人800名,他们都属于手足口病患者, 其中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1-4岁,发病时长为1天到9天,发病病人中有男性480人,女性320人。
   2.年龄分布
   2013-2017年手足口患者中,发病年龄1岁以下47例,25岁以上3例;主要集中在1~4岁年龄组之间,其中1岁组共发病215例,占总发病数的26.8%(见图1);其中2014、2016年发病患者中3周岁人数最多,分别为54、65例,分别占当年总发病数的27.84%,25.9%;2017年发病患者中,4周岁人数最多为23例,占当年总发病数的25.56%。


   
3.病人临床症状分析
  在所有的800名发病病人中,有544例属于4-11月发病,所以夏季属于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病人身体出现地热情况的有320例,占所有病人的比例为40 %,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手部、足部以及口腔内壁有疱疹或者小面积溃疡现象。口腔内部出现溃疡的病人有680例,占所有病人的比例为85 %,在手部以及足部等出现小疱疹的患者有800名,占所有病人的比例为100 %。
   4.治疗方式分析
  4.1定期开展讲座和知识宣传活动。
  具体包括分发手足口病治疗手册、定期检测病人的病情、和病人交流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加病人治疗的信心等。
  4.2心理疏导。
  手足口病多发于儿童,很多手足口病患者是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儿童的家长也非常需要接受该方面的健康教育,当孩子们患病的时候家长需要积极引导孩子,在心理上给孩子正面的暗示,让孩子们保证良好的心情,这样才有利于手足口疾病的治疗。医生需要重点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病人及时沟通,减缓病人紧张的心理,让病人以平常心对待整个治疗过程。护工除了做好一般性的护理工作还要加倍关心病例,了解他们心理变化和想法,协助医生开解患者,跟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4.3良好习惯指导
   加强儿童生活习惯的指导对于该类疾病的预防非常关键,家长要定期消毒餐具、毛巾,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多喝白开水,不咬手指或者用嘴接触不干净的玩具或者物品,尽量不吃生冷辛辣的刺激食物,少去人多的疾病容易传播的地方,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需要不断注意的良好习惯。
  4.4做好用药指导。
  对病人和家属都要叮嘱,按时吃药,遵从医嘱合理用药,了解每种药品的副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一旦发生情况及时处理。
   三、结果
  研究发现,手足口病病人在进行了抗病毒的治疗方式之后病症都会出现明显的好转,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以及后遗症。
   四、讨论
界牌镇2013—2017年平均发病率为302.29/10万;与丹阳市同期发病率156.37/10万比较,明显高于丹阳市同期平均水平。802例手足口病患者中,散居儿童453例为最多,其次幼托儿童达到324例,散居儿童患者占总患者的56.48%,幼托儿童略低,提示低龄儿童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手足口病防控主要目标人群。本镇常住人口53061人中,户籍人口仅22449余人,外来人口占了人口构成的大部分,且外来人口存在出入频繁,流动性大的特点,是本镇手足口病高发的可能原因之一。
散居儿童患者占总患者的56.48%,说明手足口病相关病毒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存在;界牌镇中心小学及各幼儿园均有手足口病疫情发生,未发现明显空间聚集现象,易感人数多的单位发病数也多,符合该病流行病学特征。
手足口病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48:1 ,患者性别差异的统计学检验结果初步显示:男女性别间手足口病发病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手足口病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可能的原因与男性儿童活动范围、频次更大,卫生习惯不良有关,提示接触传播为该病主要传播途径,卫生习惯良好会减少该病发生。
   手足口病患者发病数最多的是4月和11月,初步表明手足口病相关病毒在外环境生存能力较弱。高、低温影响,通过开窗通风、清洁周围环境、做好个人卫生等降低相关病毒密度与活性的因素,均可能减少该病发生和传播;4月、11月均为寒暑假期结束后2个月左右,发病分别形成高峰,也提示与寒暑假期学生相对分散,引起感染的机会较少,寒暑假结束后易感人群聚集性增加有关。
   5年发病率水平呈现隔年小高峰现象,初步说明手足口病发病后可获得部分针对该型病毒的免疫力,在人群中形成一定免疫屏障,一定程度上能延缓手足口病的传播。2017年在适龄人群中推广接种EV71型肠道病毒疫苗后手足口病发病率降至5年最低水平,可能与EV71型肠道病毒疫苗接种为抓手的综合防控措施有关。
   参考文献:
  [1] 成泉, 王益彬, 郑木为. 基层医院小儿手足口病129例临床特点及分析[J]. 河北医学, 2010, 16(1):83-85.
  [2] 李万红, 邹小英. 基层医院手足口病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30):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