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20期   作者:刘菁
[导读] 通过进行实验研究头针与体针联合治疗是否对中风后遗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刘菁
(江阴市马镇卫生院;江苏江阴214406)
   【摘要】目的:通过进行实验研究头针与体针联合治疗是否对中风后遗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本医院接收的患有中风后遗症的病患共有90人,并将他们随机分为3组,一组是采用头针的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称为头针组;另一组是采用体针的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称为体针组;还有一组是头针结合体针的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称为联合组。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三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发现,头针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0.00%,体针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3.33%,而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67%,与其他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进行实验研究证明了头针与体针联合治疗的方法对中风后遗症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了中风后遗症病患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头针;体针;结合;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
   中风,即脑卒中,一般根据病因有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中风的治疗效果也有了很大的进展,致死率在逐渐下降,但是致残率仍然是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2],中风后的病患由于脑部组织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会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不仅会影响中风病患的心理状态,还会为家庭带来负担。因此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头针与体针联合治疗是否对中风后遗症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为中风后遗症病患带来临床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了本医院接收的患有中风后遗症的病患共有90人,并将他们随机分为3组,一组是头针组,有30人其中男女比例是1:1,年龄在35岁-80岁之间;另一组是体针组,有30人其中男女比例是1:1,年龄在38岁-82岁之间;还有一组是联合组,也有30人其中男女比例是1:1,年龄在30岁-82岁之间。在筛选病例作为实验对象时,要选择病患情况符合中风症状的患者,排除掉不同意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的病患,并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对象之间具有比较的必要。
  1.2 方法
  1.2.1 头针组
本组病患采用头针的方式进行治疗,首先对相关部位百会透曲鬓穴处的皮肤进行消毒,然后用28号毫针平刺入头皮下,并快速捻针,捻转2分钟,每隔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隔日进行一次,10次为一疗程,如果病患语言存在障碍还需要在头部语言区进行加针,疗程结束后根据病患的病情再安排接下来的治疗即可。
 1.2.2 体针组
本组病患采用体针的方法进行治疗,按照不同病患的实际病况,在患侧上肢取肩髃、肩髎、曲池、合谷、手三里等相关穴位,患侧下肢取环跳、风市、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丰隆、解溪、太冲等穴位,每次选择相应的10个左右穴位即可,毫针直刺,以患者有酸、麻、重、胀感为度,持续运针2~3分钟,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运针2~3次,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如果病患语言存在障碍加取廉泉,疗程结束后根据病患的病情再安排接下来的治疗。
  1.2.3 联合组
   本组病患采用的是将头针结合体针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中风后遗症。操作方法是将以上两组方法结合起来,选择的穴位也需要保持一致,治疗时间也是一样的,在一个疗程结束后,根据病患身体的实际病况,调整进行接下来的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病患的治疗临床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其中如果病患在经过治疗后四肢及其他功能恢复,语言障碍基本消除或仍有轻微不流利,但是舌头与肌肉能力正常,不影响基本生活,则说明在经过治疗后病患基本恢复正常,属于已经治愈;如果病患在经过治疗后四肢及其他功能基本恢复,但语言障碍虽然缓解但仍然存在,可以独立行动,生活基本自理,则说明治疗效果很明显;如果病患在经过治疗后四肢及其他功能有所恢复,语言障碍缓解程度不高,生活自理能力不理想,则说明有治疗效果;如果病患在经过治疗后四肢及其他功能没有恢复,语言障碍仍然存在,生活不能自理,则说明治疗没有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临床数据采用SPASS软件进行处理,并以P<0.05作为标准,表示实验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实验结果可信度高,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三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
    通过对临床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发现头针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是90.00%,体针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是83.33%,与联合组的96.67%之间差异很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中风后遗症,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以及康复训练等方法
去将病患患病肢体进行治疗,从而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头针的治疗原理是通经活络、改善大脑皮层的刺激性,通过毫针刺激大脑皮层,扩张血管,增加脑部血流量,使得对于肢体的控制能力得到改善,体针是直接刺激穴位周边的神经,刺激病患四肢的肢体神经产生活化反应,通过实验可知两者相结合,能够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覃丽.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04):79+81.
[2]黄跃群.论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J].医疗装备,2016,29(08):145-146.
[3]于晓光,于成铭.观察头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9):150+153.
[4]牟军.联用头针、体针和舌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08):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