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观察
何成岗
(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215134)
【摘要】目的:评估成人疝气应用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70例成人疝气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将两组成人疝气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人疝气应用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理想,值得使用与推广。
【关键词】成人疝气;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疝修补术;效果
疝气是组织和器官从正常的解剖位置,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疝气类型,与过度用力、肚腩赘肉、腹壁力量减退及其他因素密切相关[1-3]。腹股沟区的肿块表现为可逆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有难以忍受的疼痛。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成人疝气患者70例纳入研究,患者的就诊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两组,对照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观察组(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各为35例。对照组,20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28岁~67岁,均值(46.52±5.28)岁。观察组,23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26岁~69岁,均值(46.31±5.49)岁。两组成人疝气患者资料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麻醉方式为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在腹股沟韧带做切口,确定疝囊位置,将疝囊剥离并且结扎,将网片置在精索后,将耻骨韧带固定。
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全身麻醉后,体位选择头低足高位,在脐下缘和脐下方偏对侧做切口,将Trocar置入后建立CO2气腹,控制压力在10mmHg~15mmHg,将疝囊与腹膜剥离,横断较大的砂囊,将补片置入,有效覆盖补片对患者耻骨肌孔,固定并且排气后将腹腔镜取出。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成人疝气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长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表示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性以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表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长度,组间差异性应用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成人疝气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png)
3.讨论
疝气是发病率高的疾病,腹股沟疝是主要由腹内压增加和腹壁力量减弱引起。患有腹股沟疝的病人没有典型的症状,当站立、行走或工作时都可以发现。在此过程中,可出现反复呕吐、腹痛等症状[4]。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术野清晰,分辨率较高,可以更加精准的找到游离组织,降低组织和血管损伤,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外,腹腔镜下可以更好的发现对侧隐匿疝,通过腹膜前间隙游离,将补片贴在患者的腹膜前间隙,达到修复的效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切口小,患者的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
据本次研究数据,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李涛.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疝气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0,17(8):147.
[2]吴波,徐洪勋,张家利, 等.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6):72-73.
[3]张国强.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疝气治疗中的应用对比[J].中外医疗,2018,37(28):46-47,50.
[4]吴军.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疝气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7):75-76.
[5]王青龙.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之友,2020,(7):49-50.
[6]闫爱忠,芦义哲,白勇, 等.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观察[J].特别健康,2019,(35):184-185.?